逆風的琴音
作者:撲西
1
白素素是那種無論遇到什麼,都事不關己的人。但是,在學校,卻沒有人不認識她,這緣自那次學校的個人才藝大賽。
器樂組毋庸置疑的第一名,令所有人咋舌不已,這個低調的,就仿佛不存在的女孩子,卻在鋼琴的比賽中一鳴驚人,你不必去猜測什麼,因為有的事情顯而易見,比如,素素的媽媽是出了名的鋼琴家,而她爸爸又是一名出色的大提琴手。
可是在素素的記憶裏,爸媽就隻是個影象而已。
她很小的時候,就由外婆雇來的路婆婆照顧。父母常年在國外演出,偶爾寄來演出的錄影帶,素素常常以為,所謂父母親,大概就是那種冰冷的影像了,所以,有些人,就變得如同她的生命般重要。
比如梅老師,還有那個眉目清秀的小師兄。
素素學鋼琴那年,七歲,是父母替她做的決定。不過出乎預料的,白媽媽並沒有親自指導女兒學琴。
對於這位“鋼琴家”的母親,素素談不上喜歡,但也並非討厭,她冷眼旁觀的性格,在這點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誰都知道,白媽媽是離不開她的舞台的,鋼琴是比她的生命還要重要的東西,而成為世界級的鋼琴家,更是她畢生追逐的目標。她最不想像她的好友兼師妹梅瀾那樣,早早斷送了自己的藝術之路。
當年在鋼琴界,師從同一人的“蘇梅姐妹”(白媽媽本來姓蘇)她們以精湛的技藝折服了很多音樂界的元老。就在兩人在鋼琴界綻放光芒的時候,梅瀾卻早早選擇結婚,從此消失在舞台上。
不願放棄成為鋼琴家這個夢想的白媽媽,最終選擇與同樣熱愛音樂的白爸爸結合,一同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輝。
素素的鋼琴啟蒙老師,就是梅瀾。
在素素的心目中,梅老師甚至比她的母親還要重要。
她喜歡她溫柔的微笑,喜歡她掌心的溫度附上她的麵頰,喜歡聽梅老師一邊彈琴,一邊唱暖暖的歌……那是素素心目中母親應該有的模樣。可惜那時的素素還小,並不懂得什麼是憂傷,但她還是常常看到梅老師一邊彈著琴,一邊就溼潤了眼睛。
素素不是沒有疑惑過,她常常想去探究梅老師眼中那些未知的東西,她也疑惑是什麼讓梅老師的笑容總是帶著一種虛假的刻板。不過,這也是分別多年後的事情了。
童年的記憶就算徹底模糊掉,白素素也絕對不會忘記小師兄——眉清目秀的小小男孩子……目光如同綻放的海棠,嬌豔欲滴,令人沉醉。
素素是記得的,小師兄腳上纖塵不染的黑色小皮鞋,以及那梳得一絲不亂的頭發。他熱衷於鋼琴,也熱衷於帶她去郊外的小河邊,那小小的身軀裏,積蓄著巨大的能量。他沒日沒夜的練琴,即使梅老師沒有要求,他也會日日堅持,他幾乎不做其他事情,除了練琴,就是帶著素素去郊外的河邊。
他喜歡聽橋下潺潺的流水聲,狂熱得近乎神經質。
素素一直相信,小師兄就是為鋼琴而生的,他那天生修長幹淨的手指,是上帝的恩賜。他還曾驕傲而堅定地站在小河上的石橋,鄭重其事地承諾:
“素素,等我做了鋼琴家,你就做我的新娘!”
素素不知道那是屬於她的驕傲還是悲哀,這種孩子的承諾,在分別後的十年裏,竟成了支撐著她走下去的唯一動力。在夢裏,那些細枝末節,就變得更加清晰。
對於七歲的素素來說,小師兄是那麼神奇,無論她多麼努力練琴,都無法追趕得上優秀的他。但素素從不氣餒,也從不心急,就像相信著那個承諾一樣,她也一直堅信,會永遠和小師兄在一起,他們會像所有青梅竹馬的男孩女孩一樣,長大,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