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對不起二弟,但是感情的事根本沒有誰對不起誰,隻是看誰陷的更深。隻是這些話,劉備並不打算告訴孫權,他怕自己一旦說破就再也回不去,再也無顏麵對蜀國百姓。

孫權聽劉備這麼說,心中恨自己不夠強大。要是我有足夠的兵力與曹|操|抗衡,也就不用與你對抗了。倆人約定各自珍重,孫權也不敢向劉備許諾什麼,隻能目送他走遠,直至天邊散發出破曉的橙光。

劉備一路愁容——回去要如何麵對眾將士,蜀國的未來自己真的能守住嗎?仲謀和我的將來又會如何?這些都壓在劉備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作者有話要說:  從這章開始就完全胡扯了,和三國正史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了。更新晚了抱歉,有點卡文了。我胡扯的很爽大家看的爽不爽啊(☆w☆)

~\(≧▽≦)/~啦啦啦

(關於主角們的年齡設定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呢:劉備二十八歲,孫權三十歲了。曹操和諸葛先生都是二十九歲。周瑜二十五歲哦。可能要虐個大半生。)

☆、第十六章

第十五章最後的最後

劉備快馬回營,到達之時諸葛亮早已恭候多時。幾番交代之後,未多做停留便下令班師回朝。劉備聲勢浩蕩的親率大軍討伐孫權,卻無功而返,三軍上下議論紛紛,沒想到一回到蜀國,便即刻有了答案。

謠言散播的最快的地方無非就是婦人洗衣的井邊、魚龍混雜的菜市,董昭派人佯裝蜀國百姓肆意散播消息,沒多久劉備與孫權的事便婦孺皆知。回城路上,百姓紛紛交頭接耳,指

著劉備一副厭惡又失望的表情,更有甚者看見劉備率軍回城,趕忙閉戶不出,打烊歇業,可見董昭此計已經得逞。

劉備看著百姓們怪異的舉動很是不解,回宮後差人去調查,不想竟是這事。劉備傳來諸葛亮,除了諸葛先生似乎天下再無人可以諒解他劉備了。

『主公,這……』就算是天下第一謀士諸葛亮也毫無對策了。

『諸葛先生,看來你也對我失望了吧。想這朝代,若有違世俗即是異類,我這樣的人既可悲又可笑。不知我們這個時空到何時才能像銀時空那樣開放自由,不必受人歧視。』劉備眼神黯淡的說著,眼眶也不受控製的開始泛紅。

『想我劉備一心以仁義待人,到頭來百姓卻還是看我像個怪物,我隻不過是愛上了一個人,隻因為那是個男人。便一夜之間失去了他們的信任,避之唯恐不及。我曾為百姓舍棄和他在一起的機會,可如今,百姓已經不需要我了,可能我也是時候放棄統一這天下了。諸葛先生,你也本可以與世無爭過得逍遙自在,是我請你出山,如今卻出了這樣的事,是我對不起你。』劉備說罷潸然淚下,諸葛亮趕忙扶住了他。

『主公,你這又是何苦。當今年你三顧草廬,孔明是被主公的誠意打動,自願追隨主公,又何來主公對不住孔明之說。孫權雖是對手,但對主公也是情深意重不至於如此散播流言陷害主公。定是那曹賊奸惡,派人使詐。主公若去澄清謠言,百姓必定能明辨是非,孔明這就去派人張貼告示,主公一路奔波,還是暫且歇息吧。』諸葛亮看著劉備被自己最重視的百姓背棄,心中肯定傷心不已。雖知道所謂澄清也隻不過是權宜之計,但也隻好這麼安慰劉備了。

諸葛亮走後,劉備也顧不得休息,派人送去親筆書信給孫權,他擔心,曹|操|要害的不止他一個。

不日後,孫權接到劉備的來信,如劉備所料,江東也開始謠言四起。隻是孫權平時為人剛毅,不像是有斷袖之癖,所以江東百姓也是半信半疑,沒有蜀國百姓那麼確信。但呂蒙之流卻是確信不疑,開始拉幫結夥準備彈劾孫權。

一時間,已經入冬,街上人煙蕭條,就像是不可一世的孫權和往日裏受百姓愛戴的劉備,數月間已經淪為閑雜人談話間的笑柄。

呂蒙召集眾臣,與孫權對質。孫權自然不會承認,呂蒙又拉來了孫權的貼身丫鬟,小丫頭隻怕項上人頭不保,平日裏發誓不說的秘密,這下全抖落出來了。

『回各位將軍,劉備在被俘期間確實是住在了主公的營帳中,二人……二人同食共寢且有說有笑,不像是一般的兄友關係,反而……反而像是有斷袖之嫌!』這個丫頭,這麼一番說,孫權險些拔劍就要當場處死她,『沒想到平日裏裝的忠心耿耿到頭來我孫權竟敗在你手上!』呂蒙自然知道孫權這是說給他聽的,但是這會兒有群臣撐腰也變得放肆起來,提劍擋住孫權,說道,『主公,這丫頭也是實話實說。難不成,主公還想殺人滅口?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主公請休要再狡辯。既然主公一心隻有那蜀國劉備,還有什麼資格當我們吳國的主公!諸位說是不是!』

那群王侯將相早已看不慣孫權的專橫跋扈目中無人,這扳倒孫權的絕好機會,哪有不好好利用的道理。皆點頭稱是,平日裏裝的像正人君子,現在卻一個個言詞汙穢,與孫權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