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笑的,足向文老爹嘮叨了兩個多時辰,才被找來的文雪露給勸回了文家。
這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在文家歡天喜地之時,遠在隔壁村子的趙家,卻是烏雲籠罩。
楊文氏怕趙家會鬧出變故,也顧不上丟人現眼,趕在趙文兩家退親後的一個月之內,就將楊寶兒強嫁進了趙家。自從如願的得了秀才女婿,楊文氏就又揚眉吐氣的橫著走了。
楊寶兒也知道趙家因著她們母女的算計,心裏待她未免有些隔閡,故她過門後也伏低做小的過日子,孝順公婆、伏侍夫君,樣樣都謹慎小心。隻是人性天生,自楊寶兒有了身孕,就開始裝嬌拿喬了,更是趁機將楊文氏接進了趙家,說是好多一個人照管她。
趙家人本也覺得在理,並未多心,可自打楊文氏大包小裹的搬進了趙家,就擺出自家人的姿態,對趙老爹和趙老娘都多有不客氣。趙明書身為女婿說不得她,隻得讓楊寶兒勸勸嶽母。可誰知楊寶兒仗著肚子裏的寶,早就不是當初溫婉賢淑的小媳婦了,不僅不勸著楊文氏,還母女倆一氣的壓著趙家人。
日子長了,趙家人才算琢磨過來,可楊寶兒懷著趙家的子嗣,他們心裏縱然再苦,也不敢這時候給楊寶兒添堵。趙明書雖然待楊寶兒冷了心,可趙老爹和趙老娘日夜勸著,他也隻能看著未出世的孩子的麵上,勉為其難的陪著楊寶兒混日子,可心裏是一日比一日不待見楊寶兒。
結果,因為家宅不寧,趙明書也無法全心溫書,秋闈上落了榜,沒有考上舉人。這下可是打碎了楊文氏和楊寶兒的美夢,麵對無官無權無錢的趙家,楊文氏和楊寶兒可說是一萬個看不上眼了。
隻是親已成了,孩子也懷上,這會兒就是後悔,也沒有法子了。於是楊文氏和楊寶兒就翻倍的作鬧,今日哭天抹淚、明日摔鍋咂碗的,把趙家鬧得是烏煙瘴氣。幾次趙明書都想要休妻,卻都被忠厚老實的趙老爹和趙老娘給勸了下來。
不過,楊文氏和楊寶兒在趙家也沒有威風多久。楊寶兒因為整日的作鬧,到底是動了胎氣,不滿九個月的胎,就早產了。楊寶兒嘶喊了一日一夜,才生下了瘦小的女兒,還鬧了個血崩的下場,再也懷不了孩子了。
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趙明書趁機把女兒抱去給趙老娘養,然後回身就拿“無後”的理由,要休了楊寶兒這不賢之妻。楊文氏和楊寶兒這下算是傻了眼,撒潑打滾的哭求趙明書改變心意,最後還放了狠話,說趙明書若真敢休妻,她們母女倆就吊死在趙家門前。
趙明書到底還要再考功名,趙老爹和趙老娘一輩子的好名聲,也不願毀在楊文氏母女的手上,隻得看在小女兒的麵上,收了休楊寶兒的決定。隻是趙明書也不再任楊文氏母女擺布,與趙老爹和趙老娘商議過後,就娶了一位平妻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