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1 / 1)

在現代社會中,國家之間、團體之間、企業之間、組織之間,必然要進行形形色色的交往,這些交往在許多情況下是由代表它們的人以口語表達的形式來實現的。

善表達者,對友好的雙方來說,能溝通彼此的聯係,增強彼此的友誼,消除彼此的隔閡,化解彼此的矛盾;對敵對的雙方來說,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場,維護自己的權益,震懾對手的野心,麻痹對手的意誌,誘導對手的言行。因此說,說話是國家、團體、企業、組織進行外交和公關活動的融合劑。

美國人類行為科學研究者湯姆士指出:“說話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徑。它能使人顯赫,鶴立雞群。能言善辯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愛戴,得人擁護。它使一個人的才學充分拓展,熠熠生輝,事半功倍,業績卓著。”他甚至斷言:“發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跡,一半是由口才創造的。”在古今中外的曆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戰國時的蘇秦與張儀之所以流芳千古,就因為他們說話水平高超。

在生活中,為什麼有的人講話別人不愛聽?為什麼有的人商業談判常常失利?為什麼一個工作能力很強的人,卻不被領導重視和提拔?……

問題出在哪裏?口才不好,表達不清,所說的話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而影響了溝通和交流,阻礙了事業的發展。

富蘭克林說:“說話和事業的進步有很大的關係,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別人爭辯,那麼,你將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別人的合作,別人的動力。”這是千真萬確的,一項事業的成敗,常會在一次談話中獲得效果。所以,你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必須具有能夠特地應付一切環境的高超的說話水平。

良好的口才,得體的表達,成功地自我推銷,是建基於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觀察、常識豐富和思維敏捷之上的。《認清環境,說對話》一書從溝通的基本原則,如何成功地與同事、上司和下屬進行交流,如何有效地說服別人,如何得體地批評和讚美別人,如何輕鬆地拒絕別人等方麵,通過大量生動具體的生活場景和精彩案例,全麵講述了職場“說話”的原則和技巧。仔細閱讀本書,對一個人獲得社會認同、上司賞識、下屬擁戴和朋友喜歡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