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吐得體方顯優雅形象(1 / 1)

談吐得體方顯優雅形象

在現代社會,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交往頻繁,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增強,口才越來越被認為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能力之一。一個人不僅要有新的思想和見解,而且要能在別人麵前很好地表達出來。不僅要以自己的行為對社會作貢獻,而且要能以自己的語言去感染、說服別人。

就職業而言,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都需要口才:對政治家和外交家來說,口齒伶俐、能言善辯是一項基本的素質;法官要使罪犯認罪伏法,律師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都少不了要進行辯駁;商業工作者推銷商品、招徠顧客,企業家經營管理企業,這些都需要優雅的形象和良好的口才。

人際交往中,優雅的談吐能迅速吸引人的眼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可以把彼此間的分歧意見,逐漸凝聚成為共同的意見。它代表精神、睿智和學識修養,能增長智慧,使人賞心悅目。

有位名叫亞諾?本奈的小說家曾說:“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衝突,都起因於惱人的聲音、語調以及不良的談吐習慣。”此話說得頗有道理。

隻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於自己身邊的人就會發現,口才的缺陷往往可能導致個人事業的不幸或損及所服務機構的榮譽與利益,可能導致父子不和、夫妻離異乃至人際關係的緊張惡化。一個人的談吐如何,決定企業是否願意聘請他工作、與之交往,或是否願意投他信任一票,或是與之發生商業關係。

一個人如果談吐有障礙或者表達能力不強,則會被人低估他的能力,會被人散播殘酷無情的謊言,還會被人扭曲形象。即使他的思想如星星熠熠生輝,即使勤奮得如一頭老黃牛,即使知識淵博得像一本百科全書,但若缺乏良好的談吐能力,則往往成功的機遇比其他人要少得多,也往往難以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

平常說話有許多口頭敬語,我們可以用來表示對人尊重之意。“請問”有多種表述方式:借問、動問、敢問、請教、指教、見教、討教、賜教等;“打擾”也可以有如下委婉的表示:勞駕、勞神、費心、煩勞、麻煩、辛苦、難為、費神、偏勞等。如果我們在語言交際中經常使用這些詞彙,相互之間一定可以形成親切友好的氣氛,減少許多可能的摩擦和口角。

與人相見,相互道一聲好,這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但不要小瞧了這聲問候,它傳遞了豐富的信息,表示尊重、親切和友情,顯示你懂禮貌,有教養,有風度。

美國人說話愛說“請”字,說話、寫信、打電報都用。在電話還不普及的時代,美國人打電報時,寧可多付電報費,也絕不省掉“請”字。

據統計,美國電報總局每年從“請”字上就可多收入一千萬美元。但美國人毫不在乎,他們情願花錢買“請”字。我們與人相處,說個“請”字,既不費力,又不花錢,何樂而不為?

英國人說話少不了“對不起”這句話,凡是請人幫助之事,他們開口總說對不起:“對不起,我要下車了”,“對不起,請給我一杯水”,“對不起,占用了您的時間。”

英國警察對違規司機就地處理時,先要說聲:“對不起,先生,您的車速超過規定。”兩車相撞,大家先彼此說對不起。在這樣的氣氛下,雙方自尊心同時獲得滿足,爭吵自然就不會發生。

相比之下,我們很多時候就做得不夠。馬路上,騎車者碰倒了行人,有的騎車者會先惡狠狠地罵上一句,被撞者是受害方,受此辱罵,自然不會甘心和讓步,於是謾罵、廝打就開始了。如果騎車人真誠地說聲“對不起,沒傷著您吧”,被撞者再大度一些,結果就會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