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思維落入俗套,創新就是癡心妄想(1 / 1)

一旦思維落入俗套,創新就是癡心妄想

人們在獲得了知識和經驗的同時,也就獲得了枷鎖;在學會了思維的同時,也學會了屈從於常規和慣例。人們總是習慣用老眼光看新問題,用舊概念去解釋新現象,思維就這樣落入了俗套。

創新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資源創造新東西的一種手段。

《博弈聖經》中曾經講到過:創新是一種觀念,觀念是沒有理性的。創新是二特性對局,對局中間有一個創新的第三空地。創新是博弈中的常數,常數是人的創新潛能的價值體現。文化創新就像大自然中的無性繁殖,又類似於嫁接,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這個獨特形式對文化進行創造,最終得到創新的結果。

創新概念最早出現在美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12年的著作《經濟發展概論》中。熊彼特在他的著作中提出,創新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引入生產體係。它包括以下情況:引入一種新產品,引入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種新的供應來源。而本文所提到的創新則是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的重點就是創新,如果這種思維落入了俗套,創新就無法實現。某軸承廠廠長李照森和他的夫人發明的鍋巴片,獲得了國家的專利,他的生產技術已在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專利權。太陽牌係列食品已成為風靡全國、躋身國際市場的名牌產品。僅僅1990年,太陽食品集團的食品銷售量就高達了25000多噸,銷售收入達15億元之多。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李照森陪客人到飯莊就餐,發現人們對一道用鍋巴做原料的菜肴很感興趣,於是引發了他以下的聯想:“既然鍋巴能夠作菜肴,那它為什麼不能成為一種小食品呢”、“既然美國的土豆片能夠風靡全球,那麼作為烹飪大國的中國,為什麼不能用鍋巴小吃來打出國門呢”,接著就是試製、成功、投產、走俏。之後,他進一步展開聯想,既然搞成了大米鍋巴,當然還可以用其他原料做出別樣風味的鍋巴。一時間,小米鍋巴、五香鍋巴、牛肉鍋巴、麻辣鍋巴、孜然鍋巴、海味鍋巴、黑米鍋巴、果味鍋巴、西式鍋巴、乳酸鍋巴、咖喱鍋巴、玉米鍋巴等等不一而足、琳琅滿目。

之後類似於鍋巴特征的食品也相繼地開發問世了,像蝦條、奶寶、蓼寶、麥圈、菠蘿豆、乳鈣殺香酥、營養箕子豆等等,這些風味多樣的新產品使得小食品市場五彩繽紛,也使太陽集團腰纏萬貫。李照森運用聯想思維的相似聯想創新思維,從鍋巴做原料的菜肴,美國的土豆片,聯想到鍋巴做成小食品,投入市場,不但在國內很暢銷,連國外市場也有了一席之地。

天然的牛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藥材,隻能從屠宰場上碰巧獲得。這樣偶然得來的東西不可能會很多,因此很難得到,也無法滿足製藥的需求。其實,牛黃這種東西,隻不過是由於某種異物進入了牛的膽囊後,在它的周圍凝聚起許多膽囊分泌物而形成的一種膽結石。一家醫藥公司的員工們為了解決牛黃供應不足的問題,集思廣益,終於聯想到了“人工育珠”的方法:既然河蚌經過人工將異物放入他的體內能培育出珍珠,那麼,通過人工把異物放進牛的膽囊內也同樣能培育出牛黃來。

於是他們設法找來了一些傷殘的菜牛,把一些異物埋在了牛的膽囊裏,一年後,他們果然從牛的膽囊裏取出了和天然牛黃完全相同的人工牛黃。醫藥公司員工運用聯想思維的對比聯想創新思維,在了解到牛黃生成的機理後,對比人工育珠的過程,聯想到通過人工將異物放入牛膽內形成牛黃,從而製成了人工牛黃。

韓國的金光中曾生產過一種叫作“抱娃”的黑皮膚玩具,在百貨公司裏銷售。他為了宣傳這種玩具,還刊登了廣告。可是由於這種玩具的銷路一直不好,幾乎無人問津,所以百貨公司讓他拿回去。無奈之下,金光中隻得把“抱娃”取了回來,堆放在倉庫裏。

金光中的兒子是一位喜歡動腦筋的年輕人。他注意到,百貨公司裏有一種身穿遊泳衣的女模特模型,女模特模型有一雙雪白的手臂。他想:假如把這種黑色的“抱娃”放在女模特模型雪白的手腕上,那真是黑白分明。顧客可能因為這個鮮明的對比而喜歡“抱娃”,於是他決定試一試。他費盡口舌,終於說服了百貨公司同意讓女模特模型手持抱掛,這一招果然奏效。凡是從女模特模型前走過的女孩都會情不自禁地打聽:“這個‘抱娃’真好看啊,哪裏有賣的啊?”這使得原來無人問津的“抱娃”,一時間成了搶手的熱門貨。

後來,又有一個辦法在金光中兒子的腦袋裏成型。他請了幾位皮膚很白的女士,身著夏裝,手中各拿一個“抱娃”,在繁華的街道上“招搖過市”,做活廣告,一下子吸引了大量過往行人的注意,連新聞記者也紛紛前來采訪。第二天,報紙上競相刊登出照片和報道。沒有想到,這一項成功的推銷竟然掀起了一股“抱娃”熱。以上就是思維的創新沒有落入俗套的事例,所以才能創造出不一樣的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