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獨善其身
作者:自自在在
==================
☆、第一章
第一章沈莊和修園(1)
三合鎮向北數十裏就是連綿起伏的群山,俗話說靠山吃山,守這麼大的一個寶庫,三合鎮上的人們自然是山珍、狩獵、柴火一樣都不缺,一樣都不少了,而大山的好處又何止於此。
可以說一年四季,三合鎮都能得益於它。
春天,山中數以千萬計的植被為人們帶來豐沛的降雨,貴如油的春雨無疑為輪回的四季開了個好頭;夏天,覆蓋著茂盛樹木的群山更加成為清涼的避暑之地,不消多說,人們已是趨之若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山中亦是如此,家常飯桌上的許多佳肴也是群山的恩賜;而當來自更北方的冷空氣大半被山脈阻擋,三合鎮寒冷的冬日比起更北方草原的苦寒卻是好了許多。毫不誇張的說,無論從哪個方麵,三合鎮都是個適合工作生活的好地方。
但是熟知辯證法的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麵性,群山固然為三合鎮周邊帶來了數之不盡的饋贈,但同樣因為這起伏的群山,整個城鎮的發展規模卻也受到了極大的限製,除了與烈國相鄰作些邊境生意外,其他基本上還就是靠山吃山,靠天吃飯了。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老黃曆的,那說的都是幾年前了,如今的三合鎮,那在四國都是響當當的好地方,吸引著各國的資源進駐,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發展,而且大有保持前進的勢頭,儼然是一個小小的經濟文化中心。
借用沈家傳出來的一句話,三合鎮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文化水平絕對在四國中名列前茅,雖然大家對所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文化水平”這種說法有點疑惑,但細想想那不就是一年掙了多少錢再加上認了不少字嘛!
這位說了,那這話真是沒錯,俺們家這幾年那日子過得——一天賽過一天,瞧見沒有,剛蓋好的兩進青磚大瓦房,我種了一輩子地從沒想著能住上這樣的房子,門口的對聯那是我兒子寫的,如今我爹都在家都給沈家主立了長生排位了!
持同種觀點的人在三合鎮絕不是少數,這也造成了一種現象,那就是——沈家家主沈從心說出的任何一句話其權威性、準確性以及有效性在三合鎮這個地界上都是絕對不容置疑的!而一向走低調路線的沈從心竟然對這種情況也聽之任之,甚至還有幾分樂見其成的意思,其原因除了她自己大概就隻有一個人知道了,那就是她今年將滿五歲,擁有人造人後代和超級智腦“一號”雙重意誌的的女兒——沈在劫,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白露將至,各家農戶早已完成了秋收的所有工作,接下來就該是為播種小麥作準備了,基本上算是空閑了些,不過也有人趁著空兒搶種了一季蔬菜,雖說無非也就是白菜、羅卜之類,但冬天有這些,總好過頓頓吃鹹菜,不過即便如此,各家各戶也趁著這僅有的空閑,結伴去沈家交租,畢竟沈家秋收前就已經挨家挨戶的通知過,交租的日子就集中在這幾天。
這不,三合鎮外山腳下一座莊園似乎分外熱鬧,人們結隊趕著車,挑著擔在莊門口等著,因為莊門裏麵工人休憩的幾塊空地早已被先來的人們占據了。
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些則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很明顯是全家一起來的。當然,也有三五熟人聚在一處趁機擺擺龍門陣的,不過無一例外,個個臉上都是洋溢著豐收喜悅的表情,人們互相聊著天,說著話,說到高興的地方,人群中還不是爆出一陣陣的爽朗的大笑聲。
大門左邊不遠處還有幾個年輕的女人擺了幾張桌子,桌子上放著幾個大水壺,很明顯在給門外等候的人們供水解渴,因為不時地就有人走過去倒碗水,然後就端著又去和熟人們擺龍門陣了,而有幾個跟著家長一起來的小孩子,則是在人群中穿來穿去,玩得不亦樂乎。
人們說笑間又有一家人趕著車過來了,牛車還沒靠近大門左邊的空地上,原來在桌子後麵坐著的女人就有兩個趕忙站起來迎上前去,一個幫忙把車停好,牛也卸了套牽到遠處臨時搭建的牲口棚裏拴好,牛頭上還掛了個木牌,跟停好的車上掛的合起來正是一對;另一個則是引著戶主過來桌子這邊登記拿號,並且告訴她,前麵還有多少多少人在等著,大概要等多少多少時間等等。
等到確認事情都跟來人交代清楚了,又從桌子後麵的竹筐裏拿了四個紙包,按人頭每人發了一個,打開一看裏麵是兩個饅頭、兩塊五香豆幹和一塊五香醬肉,原來是雇主想著有些住的遠的農戶為了趕來繳租,未必都能吃得上早飯,因此凡是來的,每人都發這麼一份早點,免的大家餓著肚子等,東西雖然不多,卻讓人感到主人家的心意,因此雖然有些人已經等了有一陣子,卻並沒有聽到誰出聲抱怨的。
外麵等的人固然不少,大門口來來往往的人卻也是沒有斷過,門口一會兒就會出來個小小孩叫號,桌子後麵做的幾個人則是輪流在門口等著,一聽到有叫號的馬上跑到等待的人群中通知對應的農戶帶著糧食進莊子裏對帳繳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