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五日不食臨命歌》而高歌:";天造兮多艱,臣之江也滸。書生漫談兵,時哉不我與。我後兮何之?我躬兮獨苦。崖山多忠魂,先後照千古!";歌罷,從容就義。
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外,詩文也飲譽當時,有《雪聲堂集》、《南上草》、《易韻數法》等遺世。他的詩無論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相當高度,與著名詩人黎遂球、鄺露並稱為";嶺南三家";。他還工書法,在獄中時,吏員們愛他一筆好字,爭著拿紙來獄中求字,邦彥來者不拒,揮灑自如。《嶺南書風》說:";陳邦彥,號岩野……書法少見,今所陳列,或是真跡,有剛健之氣";。
《作品相關資料》嶺南三忠之張家玉傳
張家玉,字玄子,號芷園,廣東東莞人,明萬歷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16年1月31日)出生於東莞縣城西北村頭村(今東莞市萬江區村頭)一個貧窮家庭,家玉生性聰敏,精通經文,";好擊劍,任俠,多與草澤豪士遊";,這一點對他日後影響很大。
張家玉19歲考取秀才,為廣州儒學生員。22歲鄉試中舉人後,其族兄張一鳳任廣西左江兵備參議,招他到官署中讀書,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家玉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時年29。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三月,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家玉報名被執,四月,家玉上《陳情書》及《薦人才書》與李自成,《陳情書》請賓而不臣。《薦人才書》薦劉宗周、黃道周、史可程(史可法弟)、魏學濂等。自成召見,長揖不跪;許以官職,亦拒絕,於是被縛於五鳳樓,七日不食,後獲釋。當李自成率兵抵抗吳三桂時,家玉乘隙奔回故鄉。十二月,在南京成立的南明弘光政府以六等定從李自成諸臣罪,家玉罪在五等,逮問至東莞,拘至南京,為有力者辯解,乃得免。
弘光元年(公元1645)五月,清兵攻破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張家玉走杭州,與黃道周、蘇觀生(亦東莞人)、鄭鴻逵等奉唐王朱聿鍵至福州。閏六月,朱聿鍵即帝位,改元隆武,家玉被授為翰林院侍講,兼管理《起居注》,不久兼理吏、戶、禮三科事。七月初一,隆武帝徵江西,家玉請從軍,隆武帝愛其文武兼備,命為任兵科給事中,監督禦右營鄭彩的永勝軍,出杉關,又賜";正大光明";銀印及數指令性的";堂帖";,便宜行事。十月,清將金聲桓圍撫州,張家玉率軍馳援。十一月,自十一日至十四日,先在許灣(今江西臨川),後於千金坡,與清兵遭遇,家玉用埋伏誘敵之計,率眾奮戰,接連大敗清軍,十六日解撫州之圍。
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正月,家玉多次請鄭彩乘勝出兵西進,鄭彩畏縮,家玉請之再三,不得已,遣前鋒,至硝石,清兵將至,鄭彩竟盡撤其軍,棄新城(今江西省黎川),入杉關。家玉與新城知縣李翔招募鄉兵防守。清兵至,家玉自帶親軍、鄉兵二百餘人與清兵戰於城南,在這場保衛福州門戶的屏障——新城之戰中,因眾寡懸殊,家玉兵敗、中箭、墮馬、折臂昏迷,幸得司都林雄蒙被、冒箭衝入陣中,才把他救回。
當時,隆武朝中,鄭芝龍掌管兵權,芝龍與清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有同鄉之誼,蓄意降清,竟然與洪承疇暗中相約:";(清兵)由旱路則撤杉關,由水路則撤水師。";鄭彩畏敵如虎,家玉有感於鄭氏的不可靠,遂自請募兵於潮惠,二月下旬,得到隆武帝欽準籌餉招兵,並為未來的新軍賜名";武興營";,寓意光武中興,委家玉為新軍";監督總理";。三月,家玉至潮惠,即招降鎮平(今廣東蕉嶺)賴其肖,得萬人,又招降嘯聚山林的黃元吉、黃如海,得萬人;家玉在潮惠共招農民軍十餘萬人,選取其中精壯萬人分為五營。下當家玉整頓軍容準備開赴前線時,撫州、福州相繼陷於清兵之手,隆武帝被俘於汀州。剛剛建立起立的武興營新軍,因大勢已去,士無固誌,糧餉又缺,張家玉在失望之中,隻好將武興營解散。於八月返回家鄉東莞,另謀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