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當道
作者:夏娃
楔子
她呢,是老夫人的「眼線」,專管少爺的「好事」。
丫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老夫人說算命的說┅┅少爺,你要好自為之,別讓我去報告老夫人。」
再不,「我也不想,但老夫人吩咐,少爺,你還是乖乖待在家,別給我惹麻煩。」還有三,「我上有老,下有小──三個弟弟,全都靠我這點微薄俸祿過活,少爺,你要花天酒地,混死在青樓楚館我是管不著,但等哪天我放工了再去死可好?」
是他小廝,她小姐,還是他少爺,她丫鬟?這丫頭簡直搞不清楚!
哪天定要好好修理她!
第一章
揚州,位於南北大運河與長江的交會處,一向商業發達,從隋煬帝開運河後,地位更加重要。
唐代安史亂後,北方殘破,一切仰賴南方供給,而貨運以水道為便,於是南方的物資都彙聚揚州為轉運口。唐代最大的兩種商業是茶和鹽。在揚州,鹽商從事的買賣數量龐大,又本輕利厚,最易致富。有鹽商又被稱為儒商,這些人文化品味很高,重視文化傳承,還興辦學院。中唐以後,揚州的盛況越過長安,儼然成為商業和文化的第一城。
在揚州還有一項大商業,便是「互市」,互市是與外國通商,隋唐在緣邊商埠都設有互市監,即掌管諸蕃交易之市。
揚州城市不大,環境卻相當優美,因為生活富饒,這別墅、園林相當多,可以說是南方樂園。 在城,提起「一獅商行」的字號,那是無人不曉。上官家是從運鹽發跡,後來又做起互市,如今財富已累積到難以計數了。
說起來上官家應該是人人欣羨的家族,隻遺憾這家一代代主人皆早早夭折,又多是單傳,到了這一代,隻剩下掌家的老夫人和唯一的孫子,連媳婦都早早隨著兒子辭世了。
或許正因為如此,對這上官家唯一的血脈,老夫人保護得緊,是不容許有絲毫差錯的,更別提讓他舞刀弄槍,做這麽危險的事了。
上官家曆代無人為官,但討進門的媳婦卻幾乎每個都是官家千金,過世的上官夫人還是一位皇親國戚,其父官拜大將軍,姊妹有一位貴妃。
上官老夫人過去則是尚書府千金,她仁慈和藹、樂善好施,並且甚是能幹,將上官家的產業打理得有聲有色,所以外麵人提起她,都不免要敬佩地讚譽一番。
這位老夫人,別的不迷,就是迷信,從丈夫、兒子過世後,對於「算命的說」,她更是奉如聖旨,尤其若關係到她唯一的孫子,即便是一丁點小事,她也要求神問上一番。光說大明寺,別人初一、十五求神拜佛,她就差沒天天報到。
有一天,從長安來了一位異人,聽說他要往南下,路過此地,突然感覺到這豪華宅邸麵有異,便敲門要進來一探。
他姓易,正是近年來京城赫赫有名的神算,老夫人早早便聽聞此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言過去、曉以未來,一向有心拜訪,也曾兩次到長安拜見未果,隻因此人性異,金山、銀礦不在眼 ,隻見有緣人。
老夫人一聽說易先生親自登門,那雙又驚又喜的眼睛登時張亮,趕忙出門迎接。
此人一身白袍,年約三旬,相貌堂堂,威儀凜凜,襟懷落落,養就淩雲之氣,一眼便知是高人,老夫人不敢怠慢,立刻請他進大廳奉茶。
易先生至堂中坐下,直言道:「貴府上不甚平靜?」
老夫人怔了半晌,暗忖近來也無是非,生意上又一帆風順,她孫兒身強體健,何來不平靜之說? 「老身愚昧,不明白先生所言,還請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