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1 / 2)

沖沖的間。

「你有問題嗎?」男人頭也不回,穿過大街,一路往城外走去。

「沒,我怎會有?」青衣書生嘻皮笑臉的說著,雙手一轉,將茶壺與杯,收到了衣袖中,摩拳擦掌的道︰「去白山呢,說不得能順道同娘娘討粒壽桃來吃,反正就在附近嘛。」「是討還是偷?」男人挑眉,瞅著他間,千百年來凍如冰霜的臉,難得的呈現一抹笑意。

他一笑,即便已入了秋,滿城的花都在瞬間綻放了開來。

秦家老七見了,聽他這麼說也不惱,隻嘻笑著說︰「娘娘可疼我了,哪用得著我偷啊。」兩兄弟邊聊邊走,看似漫步在大街,身形卻如雲如霧一般,眨眼走出了城,在秋日滿城亂開的春花中,往西而去。

【全書完】

後記

關於韃靼與蒙古,韃靼人,其實就是蒙古人,是好幾百年前,被侵略的外族對蒙古人的稱呼。雖然《戰狼》書中的蒙古人,大部分好像都是壞人,但其實我並不討厭蒙古,事實上我還滿佩服這個萬分勇猛的民族,隻是剛好這一回男女主角站的立場不同,又恰巧在那個環境之下,要遇到好人也很難,所以就變成這樣啦。

人若是在不同的立場,看事情的方式就會不一樣,而且我認為人的好壞不是以種族來分,而是以個人來看的,所以將來說不定,會來寫個蒙古人的故事呢(笑)

話說回來,要不是大可汗蒙哥不小心在四川掛了,蒙哥四兄弟說不定真的會統一全世界啊,旭烈兀當時都一路打到埃及去了。(蒙哥死時,身為老三的他已經滅了巴格達,正和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打仗,眼看就要去地中海了?)但很可惜的是,有時創業容易守成難,忽必烈其實很了不起了,他做了很多跨時代的事情,有時候我看著他的事跡,會想到康熙,我常認為清朝的皇帝,一定多方參考了當年元朝的失敗,從中學習了教訓,才有辦法統治如此廣大的土地那麼久。康熙之後,若沒有那位過勞死的雍正,大概也沒辦法讓乾隆那傢夥敗家敗那麼久。(不過這是題外話了。)【關於張揚(阿朗騰)】

看完書的人應該都知道,外表粗魯不文的他,其實本性是個很貼心溫柔的人,隻是在大時代中,為了生存,被迫做出了很多不願意做的事。若換個出生的年代,他也許就真的隻是個單純的牧民或商人,踏踏實實的過著他所嚮往的平淡生活,可惜天不從人願,就是生錯了年代,很辛苦很辛苦的才活了下來,卻仍做著他覺得理所當然就應該做的事。

雖然他老覺得自己的良心幾百年前就被狗吃了,不過卻還是忍不住用他的方式幫助身邊的人,這種搞不清楚自己其實人很好的性格,也真的很讓我佩服,想來也不知是受了多少苦,才讓他變成這樣的人,幸好最後有了繡夜,也算老天爺還了他一點公道。

【關於左繡夜(小夜)】

繡夜是個聰明、復雜的姑娘,在遇到了那樣的事之後,要她這種人,把心交出來是很困難的,尤其是麵對一個錯手殺了自己娘親的仇人,把錯怪到那人身上真的比較容易,相對簡單。

我很佩服她後來能夠坦然麵對自己,因為有時候,就算事實擺在眼前,人還是很難去承認我錯了,我犯了錯,寧願怪罪到旁人身上去。要原諒是很難的,要放下是很難的,要麵對自己犯了錯這件事,更是世紀無敵霹靂難。所以她雖然武藝不好,但在某方麵來說,其實很厲害啊,爹娘教育的很好啊。

繡夜與張揚,都是大時代下的犧牲者。她會受阿朗騰吸引,也是因為她知道他做著非常人所能做、所會做的事,他其實在某些地方,和她那頑固的爹是很像的,有著同樣的固執,為了別人寧願犧牲自己。

然後我寫一寫,發現這兩個人的爹娘明明沒多少戲份,有一對還甚至沒正式出場,卻實在有夠搶戲,形象鮮明到我好無言,但若沒那兩對,這一對就不會出現啦。(笑)【關於阿潯】

如果不是遇見阿得,張揚和繡夜的一生就會完全改觀了,結局也會變得很讓人憾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