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三千年的變化(1 / 2)

“鈴鈴......”

少年睜開惺忪的睡眼,伸手摸向床邊的手機,將鬧鈴關閉,看了看時間。

5021年九月三日,星期一。上午六點三十分。

少年起身下床,拉開窗簾,推開窗戶。

一縷淡黃色的朝陽斜射進來,照在少年那英俊的臉龐之上。

少年微閉雙目,深深的吸了一口清新無比的空氣。

比起前世被汙染的環境,這世的環境堪稱完美。

穿越來到這個三千年之後的世界已經十七年了。

從曆史課本中他得知這三千年來人類發展的大致信息:

2222年,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核彈滿天飛,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喪生,科技倒退三百年。

第三次世界大戰給人類來幾乎滅絕的慘痛教訓,痛定思痛,世界各國強烈呼籲組建聯邦政府,實現全球大一統,避免人類走向自我毀滅。

2236年,聯合國代表大會全票通過這一決議。

2258年,第一屆聯邦政府正式成立。

全球劃分為八大區,三百多個行省。

八大區分別為:東亞區,南亞區,北美區,南美區,非洲區,歐洲區,澳洲區,北極區。

全球通用語言:漢語,英語。

三百年之後,地球靈氣複蘇,人類開始重踏武道修煉之途。經過兩千多年的摸索發展,武道修煉成為係統學科,成為高考重要科目之一,並成立了武者軍團。

因為人類實現了大一統,所以在這兩千多年的曆史中,人類在科技方麵的發展則主要是在外太空方麵,而其他方麵基本進步不大。

三十世紀,人類開始組建太空軍,並在火星上建立太空軍事基地。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逐漸發展成熟。

三十一世紀,人類造出了核聚變飛船,使太空飛船的最快飛行速度達到了光速的千分之一,並可持繼數百年的太空飛行。

三十二世紀,人類造出等離子體星際戰艦,最快飛行速度達到光速的千分之三,並配備珈瑪射線彈。

三十三世紀,人類在量子武器上取得重大突破,造出反重力波炮彈,反量子防護罩。

三十五世紀,人類造出反物質飛船,最快飛行速度達到百分之一。

三十七世紀,人類造出反物質炮彈,重力場發生器。

三十八世紀,人類在曲速引擎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三十九世紀,人類造出了第一台曲速引擎,使太空戰艦在宇宙中的飛行速度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三十九世紀末,人類星際飛船第一次飛出太陽係,開始進一步探索茫茫宇宙。

四十二世紀,曲速引擎技術達到一級,星際飛船首次突破光速。

四十五世紀,曲速引擎技術達到1.5級,星際飛船最快可達到3倍光速。

四十六世紀,人類掌握了質子變維技術,並開始在銀河係內發射眾多智子探測器,尋找靈氣更充沛的宜居行星。

四十七世紀,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智子探測器的探索,人類在銀河係中首次發現了一顆靈氣充沛的超級宜居行星,命名為藍波行星。

由於藍波相距地球達到二千光年之遙遠,以人類目前飛船最快八倍的光速的飛行速度,最少也要七百多年才能到達,因而人類暫時無法實現移居藍波星球。

四十八世紀,人類初步掌握宇宙弦製造技術。

四十九世紀,人類開始在火星太空基地上建造人工蟲洞,通過宇宙弦的連接在蟲洞中來實現超空間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