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匠錄之一
紫江朱啟鈐桂辛輯
合肥闞鐸霍初校
●目錄
織作第一
樂羊子妻
陳寶光妻
董永妻
張靜婉
翔風
張譏母
蘇蕙
廣慧夫人
朱克柔
黃道婆
錢永明妻張氏
蔣榮妻吳氏
附錄
錢惟治
陶成
刺繡第二
榮愛
趙夫人
武則天皇後
鄎國長公王
蘭陸蕭氏
崔氏婢妙女鳳樓
盧眉娘
張揆妻侯氏
朱如一
定海縣陳氏
周貞觀
元祝月英
柳含春
管道升
段僧奴
夏永
顧韓希孟
張來妻顧氏
顧太學家
顧廷評家婢
顧會海妾蘭玉
顧伯露母
王長卿內人
楊雲妻唐氏
唐氏妾馬氏
邢慈靜
薛太太
黃幼藻
柴氏
薛素素
袁九淑
安征
錢塘某宦側室
俞穎
淨業庵尼
董小宛
王月
曼殊
楊卯君
沈關關
餘韞珠
袁隨園姬人
陳淑蘭
裘日修母王氏
蔣薄妻王氏
上官紫鳳
鄭牧生母陳氏
季君問室萬氏
盧元素
陳花想
趙墉
趙慧君
曹一山繼室
錢佩瑜
程景鳳
李清輝
陳芸
鄒濤妻趙氏
徐貞女
山塘女子
周湘花
陸鳳池
惲珠
丁佩
金星月
王瓊
俞韞玉
殳默
錢蕙
徐湘蘋
金采蘭
倪仁吉
聯瑛妻
李娥綠
左又宜
邵琨
錢芬
紀夢蘭
紀智姑
林青青
沈壽
鬆江楊氏姑婦
薛芳
涼州婦人
附錄
胡僧慧澄
來複
萬壽祺徐履安
陸授詩
楊繼棠
黃嗣姑
針工第三
薛靈芸
庚宣婦桓女幼
許允婦
張阿元
馬皇後
張皇後
思妃
蔣士銓母鍾氏
張惠言母薑氏
陶篁村妻孫氏
鄒翥妻吳玨
葉元美妻高氏
李天祈妾胡氏
郭沅女
陳聯第妻華氏
附錄
李紳
褚載
雜作第四
柳婕妤妹
宮婉蘭
石學仙
喬小紅
陸湘鬟
附錄
柏俞齡
金佩芳
●織作第一
樂羊子妻廣慧夫人
陳寶光妻朱克柔
董永妻黃道婆
張靜婉錢永明妻張氏
翔風蔣榮妻吳氏
張譏母
蘇蕙
附錄
錢惟治陶成
樂羊子妻
樂羊子遠遊尋師,學業一年來歸,妻問其故,樂羊子曰:久行在外,懷思無他。妻乃引刀趨機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寸,累寸不已,遂成於尺,累尺遂成丈,疋今若斷之,則損前功,稽廢時日常日知無以就懿德,羊感之,七年不返。
列女傳
陳寶光妻
霍光妻遺淳於衍蒲桃錦二十四匹,散花綾二十五匹,續出巨鹿,陳寶光家寶光妻傳其法霍顯召人其第使作之機用一百二十鑷,六月成一匹匹直萬錢。
四京雜記
董永妻
董永性至孝,父死賣身以葬詣主人時,路逢一女,自雲能織,願為永妻,永不得己與同詣主人,主人問其故,永具以對主人曰,必爾者佰令爾婦,為我織縑百疋,永妻織一日俱足,主人大驚,即遣永夫妻出門,妻謂永曰,我天之織女,以卿至孝,天使我為卿償債,耳言已不見。
孝子傳
按永後漢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後徒安陸父亡無以葬,乃從人貸錢一萬,日後無錢還當以身作奴葬畢道,遇一婦人求為永妻,永與俱詣錢主令織縑三百疋以償,一月而畢旋辭去,乃曰:我天之織女,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言詫淩空而去,因名其地曰孝感。按董永墓在今孝感縣,孝感在漢時為安陸縣地,今汝南縣西亦有董永墓,汝寧府誌雲舊稱仙女墓,錄異記永子仲思母追葬衣伏之所一本董仲作董仲舒疑誤。
張靜婉
羊侃姬張靜婉能織奇錦,有金梭玉躡伏免轆轤,皆人間所無之寶為飾。
女餘紅誌
翔風
翔風因季倫見棄聽寒蛩心悲因織寒蛩之褥以獻之女紅餘誌按翔風一作?風石季倫所愛婢以姿態見美妙別玉聲能觀金色石氏珍寶瑰皆奇殊方異國所得莫有辨織其處者使?風別其聲色並知其所出之地石氏侍人美豔者數千人?風最以文詞擅愛年至三十妙年者爭嫉之競相排毀即退?風為房老使主群少。
張譏母
張譏幼喪母。有錯彩經帕,母之遺製。及有所識,家人具以告之,每歲時輒對帕,哽噎不能自己。
太平禦覺引梁書
蘇蕙
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符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庂讀之詞其淒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錄。
晉書烈女傳
前秦符堅時秦州刺史扶風竇滔妻蘇氏陳留令武功道質第三女也名蕙字若蘭識知精明儀容秀麗謙默自守不求顯揚行年十六歸於竇氏滔甚敬之然蘇性近於急頗傷嫉?滔字連波右將軍真之孫朗之第二子也風神秀偉該通史允文允武時論高之符堅委以心膂之任備曆顯職皆有政聞遷秦州刺史以忤旨謫戍燉煌會堅寇晉襄陽慮有危逼籍滔才略乃拜安南將軍留鎮襄陽焉初滔有寵姬趙陽台歌舞之妙無出其右滔置之別所蘇氏知之求而獲焉苦加捶辱滔深以為憾陽台又專形蘇氏之短讒毀交至滔深忿焉蘇氏時年二十一及滔將鎮襄陽邀蘇氏同住蘇氏忿之不與偕行滔乃攜陽台之任斷其音蘇氏悔恨自傷因織錦回文五采相宣瑩心耀目其錦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言縱橫反複皆成章句其文點畫無缺才情之妙超今邁古名曰璿璣圖然讀者不能盡通蘇氏笑而謂人曰徘徊宛轉自成文章非我家人莫之能解遂發蒼頭齌襄陽焉滔省覽錦字感其妙絕因送陽台之關中而具軍徒盛禮邀迎蘇氏歸漢南恩遣重蘇氏著文詞五千餘言屬陏季喪亂文字散落迫求不獲而錦字回文盛見傳寫是近代閨怨之宗旨屬文之士鹹龜鏡焉朕聽之暇留心典填散帙之次偶見斯圖因述若蘭之才複美連波之悔過遂製此記聊以示將來也如意元年五月一日大周天冊金輪皇帝禦製。
宮閨文部
廣慧夫人
廣慧夫人,宋太宗妃。有織錦回文記曰,蘇蕙織錦回文及今已久所以欲見其彩色宛然如蕙之手著者甚為難得八月二十日駕幸翠微殿賞桂詔令賦詩見禦案所置一幅五色相宣讀之易明因照式製之以誌不忘至道元年十一月六日廣慧夫人書。
宮閨文選
朱克柔
朱克柔刻絲山茶藍地本方幅作水紅山茶一枝上飛蛺蝶左刻陽文朱克柔印對幅白紙本文彥可題雲朱克柔雲間人宋思陵時以女紅行世人物樹石花鳥精巧疑鬼工品價高一時流傳至今尤成為罕購此尺幀古淡清雅有勝國諸名家風韻洗去脂粉至其運絲如運筆是絕技非今人所得夢見也宜寶之雁門文從簡書安儀周墨緣彙觀名畫卷下第三又朱克柔刻絲牡丹有張習誌題跋又卷下第五重華宮藏宋朱克柔織鏤繪集錦一冊凡十一幅其第二第六第八第十等幅均織有朱克柔印石渠寶笈卷二十二按墨緣彙觀所載朱克柔刻絲山茶牡丹二幅及文張兩跋原藏安儀周家本為唐五代北南未集冊及五代宋元集冊引首不知何時入勝清內府與宋克絲徽宗禦筆木槿宋繡瑤台跨鶴圖宋繡海棠雙鳥宋繡梅竹仙禽等合裝題曰宋克絲繡線合壁鈐有乾隆嘉慶鑒藏七璽庚子劫後流落人間今藏餘家語詳絲繡錄克柔名剛見所製蓮塘乳鴨圖名款龐元濟虛齋名畫錄著錄
黃道婆
閩廣多種木棉紡績為布名曰吉貝鬆江府東去五十裏許曰烏泥涇其地土田磽瘠民食不給因謀樹藝以資生業遂覓種於彼初無踏車椎弓之製率用手剖去子線弦竹孤直置按問振掉成劑厥功甚艱國初時有一嫗名黃者婆者自崖州來乃教以做造捍彈紡織之具至於錯紗配色綜?絜花各有其法以故織成被褥帶帨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人皆受教競相作為轉貨他邵家既就殷未幾嫗卒莫不感恩灑泣而共葬之又為立祠歲時享之越三十年祠毀鄉人趙愚軒重立今祠複毀無人為之創建道婆之名日漸泯滅無聞矣。
輟耕錄卷二十四
錢永明妻張氏
張氏秀水,錢永明之妻也。奉佛誠篤,日織布一匹隨誦金剛經十卷以為常,一日方織誦至不於一佛二佛三五佛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椻忽停校合掌,家人覺其異呼之則已瞑目坐脫矣,事在萬曆四十八年。
金剛經新畢錄
蔣榮妻吳氏
吳氏贈江西參議蔣榮妻於歸後值家難榮代父戍汴氏獨以織養親夫赦歸後尋率督子性中學公私一資於織子成進士官諫垣諫迎養京邸教千裏機杼自隨及性中告歸顏其堂曰勤織泰和王直為記事聞於上兩賢之即賜為第贈恭人壽至八十三。
上海縣引省郡誌
錢惟治〈附〉
真定縣有未鎮國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尉權知鎮州軍府事錢惟治織成連環詩九十首。
王士禎秦蜀後記
陶成〈附〉
寶應孝廉陶成字雲湖朱升之大參妻父也以畫名家偶閱王兆雲揇塵新談載其行事怪僻甚殆郭忠怒之流成小時從師見其妻即圖之次見甚女又之皆逼真師怒逐之寫花鳥人物最工芙蓉尤入神品然與物多忤性不可測識有富人欲求之而不敢言乃於其遊曆之所遍栽芙蓉秋日花盛開成過之喜甚主人已預具絹素張於庭立成二十幅索酒痛飲而去嚐同升之赴會試距試期僅三日忽語升之曰聞張灣某氏丁香盛開子其從我遊乎升之不可成買小車徑造其家痛飲花下五日乃去遂誤試期嚐以挾妓事靈禦史知其名欲全之觀其贈妓詩曰此殆非子作成爭之曰天下歌詩豈有出陶成之右者而謂他人作乎竟坐除名晚遇一妓甚美而不肯與接成自識錦裙持見之精類鬼工妓乃大喜既遂挾妓以遁坐謫戍邊。
香祖筆記卷四
●刺繡第二
榮愛顧伯露母陳淑蘭
丁佩
趙夫人
王長卿內人
裘日修母王氏金星月
武則天皇後楊雲妻唐氏蔣薄妻王氏
王瓊
鄎國長公王唐氏妾馬氏
上官紫鳳
俞韞玉
蘭陸蕭氏邢慈靜
鄭牧生母陳氏
殳默
氏婢妙女鳳樓
薛太太
季君問室萬氏錢蕙
盧眉娘黃幼藻盧元素徐湘蘋
張揆妻侯氏
柴氏陳花想
金采蘭
朱如一薛素素
趙墉
倪仁吉
定海縣陳氏
袁九淑
趙慧君
聯瑛妻
周貞觀
安征
曹一山繼室
李娥綠
元祝月英錢塘某宦側室錢佩瑜左又宜
柳含春
俞穎程景鳳
邵琨
管道升淨業庵尼
李清輝
錢芬
段僧奴
董小宛
陳芸
紀夢蘭
夏永
王月
鄒濤妻趙氏
紀智姑
顧韓希孟
曼殊
徐貞女林青青
張來妻顧氏楊卯君山塘女子
沈壽
顧太學家沈關關
周湘花
鬆江楊氏姑婦
顧廷評家婢餘韞珠陸鳳池薛芳
顧會海妾蘭玉袁隨園姬人
惲珠涼州婦人
附錄
胡僧慧澄
萬壽祺
陸授詩
黃嗣姑
來複
徐履安
楊繼棠
榮愛
廣川王去後昭信譖姬榮愛視瞻意態不善疑有私時愛為去刺方領去取燒之
漢書
按晉灼注今之婦人直領也繡為方領上刺作黼黻文
趙夫人
吳主趙夫人趙達之妹也善畫巧妙無雙能於指間以彩絲為雲龍?鳳之錦大則盈尺小則方寸宮中謂之機絕孫權常歎蜀魏未夷有軍旅之隙思得善畫者使圖作山川地勢軍陣之象達乃進其妹權使寫九州島江湖方嶽之勢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寶妾能刺繡列萬國於方帛之上寫以五嶽河海城邑行陣之形乃進於吳主時人謂之針絕雖棘刺沐猴雲梯飛鳶無此麗也權居昭陽宮倦暑乃?紫綃之帷夫人曰此不足貴也權使夫人指其意思焉答曰妾欲窮慮盡思能使下絹惟而清風自入視外無有蔽礙列侍者飄然自涼若馭風而行也稱善夫人乃?發以神膠續之神膠出鬱九國接弓弩之斷弦者百斷百續乃織為羅縠累月而成裁之為幔內外視之飄飄如煙氣輕動而房內自涼時權尚在軍隊常以此幔自隨以為征幕舒之則廣縱數丈卷之則可納於枕中時人謂之絲絕
拾遺記
武則天皇後
高宗武皇後並州文水人荊州都督士?之女中宗立稱皇太後臨朝尋自稱皇帝改國號曰周自名?在位二十二年中宗反正諡則天順聖皇後有垂拱集百卷金輪集六卷有賜新除都督刺史回文銘曰德政惟明職令思平清慎忠勤榮進躬親又賜三品以下官繡袍回文銘曰忠貞正直崇慶榮職文昌翊政勳彰慶陟懿衝順彰義忠慎光廉正躬奉謙感忠勇
宮閨文選
按舊唐書輿服誌則天天授二年二月朝集使刺史賜繡袍各於背上繡成八字銘長壽三年四月?賜嶽牧金字銀字銘袍此足知則天時之風尚
鄎國長公主
鄎國長公主睿宗之第七女也自先朝撤扆之辰迄今公主成笄之曰外降過製內疾餘哀手寫金字梵經三部躬繡絨佛二鋪
節張說鄎國長公主神道碑銘
蘭陵蕭氏
藥師如來像者餘妻蘭陵蕭氏之所繡也貞元二十年餘奉德宗皇帝之命西使吐蕃辭高堂而出萬死介單車而馳不測國故遽至戎情猜閉坎險一遇星霜周夫人盥饋之餘膏鉛不禦日亂蓬首坐銷蕣華異域無期良時自晚始怨冬釭之久而紅芳已闌方苦夏景之長而碧樹將落書委塵篋跡淪苔階漸昧音容孰知存沒黷龜不告因夢難征觸慮成端沿情多緒黃昏望絕見偶語而生疑清旭意新聞疾行而誤喜循環何極刻舟靡尋浩隔理求窅非計得如聞東方有金界極樂藥師大雄散琉璃之寶光照河沙之國土純度群品出諸幽厄一念必應萬感皆通是用浚發慧根妙求真像斷鳴機躬織之素染懿筐手績之絲盡瘁莊嚴彰施彩繡纏苦心於香縷注精意於針鋒指下而露洗青蓮思盡而雲開白日然後練時潔室華設珍供夕炬傳照晨爐續煙齊獻至誠泣敷懇願遂得慈舟密濟覺路潛引當道場發念之日是荒裔來歸之辰幽讚冥符一何昭焯乃知織回又之錦無補離憂登望婦之台空為廢日與夫心詣妙理手結勝因進則有濟度之功退不離清淨為本從長擇善豈同日而言哉餘感其誌爰用讚敘雖在妻子亦無愧詞藏諸閨門永以傳信讚曰地萬裏兮來不得解脫願兮慈悲力五色繡兮黃金飾澄氛昏兮圓相開湛水月兮蓮花台慈眼睠兮獷心回死別離兮生歸來海了田兮劫為灰身念念兮無窮哉
呂溫藥師如來繡像圖讚序
按呂溫唐貞元進士與柳宗元同時藻翰精富貶衡州刺史有呂衡州集
崔氏婢妙女鳳樓
唐貞元元年五月宣州旌德縣崔氏婢名妙女其家常令妙女繡忽言今要暫去請婢鳳樓代繡如此竟日便作鳳樓姿容精神時異繡作巧妙疾倍常時
列女傳
盧眉娘
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盧眉娘年十四眉娘生而眉綠如線且長故有此名本北祖帝師之裔自大足中流落於嶺表後漢盧景裕景祚景宣景融兄弟四人皆為皇王之師故號帝師幼而慧悟伶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毫發其品題章句無不具矣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分為三段染成五色結為金蓋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島天人玉女台殿麟鳳之象而執幢捧節童子亦不啻千數其蓋闊一丈稱無三兩煎靈香壹之則堅勁不斷唐順宗皇帝嘉其工謂之神姑因令止於宮中每日止飲酒二三合至元和中憲宗嘉其聰慧而又奇巧遂賜金鳳環以束其腕知眉娘不願住禁中遂度為道士放歸南海仍賜號逍遙及後神遷香氣滿室將葬弟子舉棺覺輕即撤其蓋惟見舊履而已後人往往見乘紫雲遊於海上時羅浮處士李象先作盧逍遙傳而象先之名無聞故不為世人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