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罪者:一線法醫的凶案刑偵筆記》作者:厭筆川

作者簡介

厭筆川,懸疑推理小說家。

善於在字裏行間構建懸念,於情節中灌注獨特創意。被讀者譽為“燒腦推理小說第一人”。

本書是其精心籌備五年之作。創作期間,數位法醫匿名參與到劇情討論之中!

內容提要

恐怖源自真實,荒誕不經的傳聞背後,隱藏更深的是匪夷所思的真相!我是一名法醫,為你講述近些年來從未公布過的恐怖凶殺案,每一起案件都充滿了離奇詭異,每一起案件都令人毛骨悚然。當一起起案件真相大白之後,你會發現,較於慘烈的案件本身,最可怕的其實是人心!心是黑暗的,那麼眼中就不會有光明……

前言

我是一名法醫,我喂自己袋鹽,真特麼的鹹……

我記得畢業剛進警隊實習的時候,那幫老油條們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當警察別當刑警,當刑警別幹技術,幹技術別幹法醫。如果你真點兒背幹了法醫,那就想辦法調到省廳、市局直轄的‘刑科所’一類的單位去,千萬別來基層刑偵隊。你小子能全攤上,祖墳冒的絕對不是青煙,而是黑煙。

我當時完全懵逼了,在上學的時候我就知道法醫學報考人數是最少的,也知道在當下公安係統中法醫占得人數比例最低,但我沒想到能到這麼蛋疼的地步。

當時剛進社會,身上還有那種愣頭青的勁頭兒,就大言不慚的回了他們一句:“毛主席說過,我們是革命工作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

當時他們都笑了,說:“慢慢兒你就知道了,還真不如去搬磚。”

事實證明,這幫老油條不是在給我下馬威,因為隨著實習期滿開始出越來越多的現場,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法醫這份工作是多麼的艱辛和枯燥。

刑偵隊比不了‘刑科所’,不光工作環境和配套設備差著十萬八千裏,就是工作量也要大的多,最要命的是沒有固定休息時間,什麼時候有案子什麼時候就得從床上爬起來。技術崗曆來都是公安係統的最大缺口,尤其是在小城市的基層,完全就是一個蘿卜盯一個坑,更別說法醫本來就不受待見了。

勘察現場、初步屍檢、後續深度屍檢、做法醫物證鑒定、整理填寫屍檢、傷情以及各種鑒定報告,瑣碎繁重的工作讓我有好幾次都想轉專業,家裏人也一度這麼勸我。

不過真正讓我動了轉專業念頭的還是一次相親,我至今都忘不了當知道我法醫身份之後那個女孩兒嫌棄、恐懼還有厭惡的目光,點了滿桌子菜一口沒吃就走了,最關鍵的是還特麼沒跟我AA製,不過最終她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來我聽媒人說,不光那個女孩兒不願意,她家人沒有一個讚成的。

因為,他們認為法醫經常跟死人打交道是不吉利的!

那段時間我精神恍惚,工作中總是出差錯,帶我的師傅就找我談心。知道我的情況以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人不能看不起別人,更不能看不起自己。別看咱們法醫容易被人誤解,也沒有太多的上升機會,但案件破獲過程中最不能少的就是法醫,早知道現在要轉專業,當初還報考法醫學幹什麼?”

我承認他說的在理,不過當時我還真沒聽進去,真正讓我改變主意的是緊接著發生的一起命案,跟我相親的那個女孩兒被殺了,頭皮被切割了下來,屍體下落不明。

在基層刑偵隊工作是真累,不光要負責法醫屍檢、鑒定的事情,很多時候還要擔任刑警的角色。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就是我們以‘雙重身份’介入案件,對案件做最直接、清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