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塵世美
作者:汐予
☆、薊城妙人
薊城這個地方民風懶散,市民不思進取,最喜飯後品茶,說些城中八卦,功力深厚者可整日不離茶座,就著茶點與人扯淡,家長裏短,海外神話,陽春白雪,下裏巴人,皆為談資——薊城人日出而說,日落而息,勤勤懇懇,無話不扯。
長而久之,薊城裏最討人喜歡的營生倒成了茶館,但討人喜歡的東西未必賺錢,好在開茶樓的掌櫃周緘林並不介意,賺錢不賺錢不打緊,關鍵是父老鄉親們高興——單這境界,就不是俗人能比肩的。
偶爾周緘林心情好,也會在館子裏跟人扯談。
因他這張嘴,愛說薊城裏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凡事都說的像模像樣,有條有理,叫人想不信都難,絕的是雖然這些大人物都不高興,但周半仙仍舊我行我素,也沒見人動得了他,加上一眾父老鄉親相當之捧場,他便被贈了個“半仙”的名號,人稱“周半仙”是也。
凡是能被周半仙嚼上舌根的人,管你是根不起眼的蔥,也要變成薊城裏的妙人,在城裏好好紅火一把。
今兒周半仙要講的這人,在薊城裏默默無聞,提起她寧小白的名字,即便是住在她隔壁的人,都不一定能想得起她的臉來。
就這麼一個人,今兒倒入了周半仙的法口,惹得眾聽客很是好奇,也不知這人究竟有何能耐。
事情還要從薊城三大家之一的林家要為林家少爺雇傭丫頭的事開始說起。
因這林家少爺的樣貌是出了名的風神俊秀,在薊城頗有些才氣,品味是一等一的風雅獨特,整個一神仙般的人物,除了個人私生活有些混亂,真真一點不好都挑不出來,幾乎可以跟一百年前薊城裏一位傳說中的人物媲美。
早年周半仙也曾在自家茶館裏評說過小林公子的品味,讚他是“品味超凡,隨性灑脫,乃薊國千古第一人也”——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小林公子當真是個謫仙一樣的人物,知道難免要憋著笑——這周半仙損人便損人,偏還要用這樣華麗無雙的辭藻,顯得很是冠冕堂皇,真真是諷刺。
因這小林公子有個毛病,便是嘴饞——自古以來,男人貪吃,實在不是什麼長臉的事,況且這小林公子的嘴在林家還養得刁,凡事隻剩個挑字,男人好吃,實在更不是什麼能長臉的事。他生性又是個極灑脫的人,想什麼便做什麼,不分晝夜場合,隻管心中是否有所想,吃食亦隻愛新鮮現做的,你若拿過夜的東西來騙他,他嚐一口便要吐。
有時候他說得出名字或是在薊城裏有得賣的倒還好,打發人做便是,怕得就是這公子哥看著書,指一句書中的話,說:“這像道菜名,做來本公子嚐嚐。”
這世上識字的人也不會給人當下人,出來做廚子,跑腿打雜燒菜的哪個不是扁擔擺地上都不知念個“一”的文盲,你拿一句詩還讓人做菜,真真還不如拿把刀殺了他。
小林公子卻管不得這些,隻管這詩詞究竟像不像一道菜。
雖然小林公子這一點癖好有損大丈夫的威儀,但因他實在這副皮囊實在生得太好,姑娘家卻也不太介意,隻道:“會吃是福。”
有風言說,薊城裏好些家小姐都芳心暗許,誓言若不能嫁給林家公子,寧可孤獨終老。
就這麼個妙人雇傭丫頭,也不是簽死契的賣身丫頭,你愛來便來,不來拉倒!薊城的女兒們真真要瘋了——有道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啊。
這便出了一椿趣事,原本該是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做的事,卻引得薊城裏的小姐們都趕去報了名,這些人走親訪友,拉關係送厚禮開後門,就連在林府後門閑逛的流浪狗都打點了,小姐也沒心思做了,就巴望著能去小林公子身邊當個丫頭——卻不知林家少爺哪根筋搭錯了,那麼多小姐誰都沒看上,偏偏瞧上了彼岸巷裏寧家的女兒寧小白。
周半仙此言一出,全場嘩然:“寧小白莫不是有天人之姿、經國之才,竟能惹得小林公子折腰?”
周半仙捋了捋結成辮子的胡須,笑眯眯地說:“寧小白其人,父親是個木匠,母親替人修剪花草,一窮二白,年方二八,目不識丁,生著一張大餅臉,正值青春年少,肝火旺盛,臉上沒少長暗瘡,零星幾點雀斑,恍若街巷每日叫賣的芝麻大餅。”
聽客一頭霧水,難道選人前夕,小林公子的腦袋被門夾了?
卻聽周半仙補了一句:“不過寧小白身姿倒算窈窕,尤其一支纖腰,簡直不堪一握。”頓了頓,幽幽地歎道:“從後麵看,倒是極為賞心悅目,隻可遠觀、隻可遠觀呐!”
他話音一落,就聽人在下邊猥瑣地笑:“無需遠觀,關了燈,都一樣。”
有人心照不宣地幹笑了幾聲,茶館裏便傳出一陣此起彼伏的意味深長的耐人尋味的猥瑣的笑聲。
從此,薊城裏便傳出小林公子好纖腰這一癖好來——這謠言一出,便似風一樣席卷了整個薊城。因而城中的夫人小姐隻要出門,非將腰身勾勒到極致不可。但這些人到底是在勉強自己,往往走不了幾步就窒息似得,薊城好事者看出她們的艱難來,紛紛去尋寧小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