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謀略:兩軍對壘智者勝,想辦法迷惑自己的對手,讓他進入自己的圈套,他縱使再強大也是無計可施。
嶽飛施計除劉豫
宋紹興七年(1137),嶽飛總算說動了高宗,在秦檜等人確定以議和為基本國策的條件下,允許嶽飛北上守衛國家疆土,於是嶽飛開始布置北上抗金的鬥爭。當時偽齊劉豫政權勾結金將粘罕,而金將兀術卻看不起劉豫。嶽飛知道,如果挑起敵人內部的爭鬥,就可分化瓦解敵人的力量。
有一次宋軍的一名軍卒抓到了金兀術的探子,在審訊時,嶽飛故意裝作認錯人的樣子,對探子說:“你不是我軍中的張斌嗎?先前我派你去齊國,約定劉豫想法把金兀術引來,你怎麼一去就杳無音訊了呢?多虧我後來又派人去,才知道齊國已經答應了,約定今年冬天以攻打長江沿線為名,把金兀術引到清河。你把信送到哪裏去了?為什麼不來報告?難道你竟敢背叛我嗎?”
探子見嶽飛認錯了人,心想如果不承認自己是張斌的話,可能也隻有死路一條,不如將計就計,先裝成張斌,就是死也晚死幾天。於是,他就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編了一套謊話,說自己沒有好好完成任務,願意戴罪立功,請求嶽飛饒他一條性命。
嶽飛命部下把他帶下去。隨後寫了一封信給劉豫,好像事先約好的樣子,問劉豫引誘金兀術上鉤的具體時間。寫好之後,他用蠟丸封起來。然後把探子提出來,聲色俱厲地說:“今天我暫且饒了你,並給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派你到齊國送信。這次再有閃失,當心你的狗頭!另外,你必須記住的是,信務必要送到,如果送不到,就早早回來報告,千萬不能落入敵人手裏。”
嶽飛說完,把探子大腿上的肉拉開,把蠟丸封在裏邊,放他去送信。探子覺得撿了一條命回來;又無意中探得重大軍情,這下可以立一大功,升官發財指日可待了,於是就高興地跑回去把信從自己的大腿裏取出來呈給了金兀術。金兀術先是大吃一驚,接著暴跳如雷,痛罵劉豫賣主背叛,即刻給金國皇帝寫了一封信,說明情況。金兀術是金國皇帝的四太子,金主對他自然沒有任何懷疑,看信後,信以為真。
沒過多久,金國皇帝下詔,將劉豫廢掉了。就這樣,嶽飛利用敵人除掉了劉豫這個鐵杆漢奸,為北上抗金清除了一大障礙。
大謀略:這是一招借刀殺人計,用敵人之刀殺掉自己的敵人,並起到了削弱對方力量的作用。
置之死地而後生
南宋時期,李彌擔任宣撫使。軍隊中有個曾在軍中當大校的軍官李複聚眾作亂,於是李彌命令韓世忠帶兵追擊。
韓世忠的兵不到一千人,敵眾我寡,情勢十分危急。他將手下士兵分成四隊,然後在退路上鋪上鐵蒺藜(刺狀物),下令說:“所有將士聽令,進攻就能得勝,退敗就得死,有人逃亡,就下令後麵的部隊將他處死。”
此令一下,士兵沒人敢回頭,全都孤注一擲,拚命作戰,終於大破李複的徒眾。
大謀略:危急時刻,抱著毫無退路的信念,就會激發巨大的潛力,反而會反敗為勝。
真假橋敗陳友諒
陳友諒攻陷太平後,依靠著長江上遊的有利地勢,派人約張士誠聯軍進犯建康城。有人勸說朱元璋親率軍隊進攻他們,朱元璋說:“敵人知道我出戰,必拿主力部隊來阻擋我們,而大軍順江而下直奔建康,半天便可到達。我們的步卒騎兵又急急返回,百裏之外趕去作戰,這是兵法所忌的。”
於是他將康茂才叫來,吩咐說:“兩股敵人彙合,為害必定很大。若是先擊破陳友諒的軍隊,東邊的敵人就聞風喪膽了。你能招來陳友諒嗎?”茂才說:“我家有個看門的老頭,過去曾在友諒手下做事,讓他去說,友諒一定會相信的。”
於是看門人帶著信乘小船到達陳友諒的軍中,答應做內應。陳友諒果然相信他,非常高興地詢問康公現在在哪裏,看門人說:“如今他在守江東橋。”又問那橋什麼構造,回答說是木橋。於是陳友諒賞賜了看門人,讓他返回,並囑咐道:“我很快就會趕到,到時叫‘老康’為信號。”
看門人回來報告這些情況,朱元璋聽罷大喜說:“敵人入了我的圈套了。”於是就派人拆除木橋,換上一座鐵石橋,一夜就造成了。馮勝、常遇春率領三萬精兵埋伏在石灰山側,徐達等人駐紮在南門外,楊駐兵大勝港,張德勝、朱虎率領水軍出龍江關外。朱元璋統領大隊駐紮在盧龍山,吩咐持旗幟的人把黃旗放倒在山右側,紅旗放倒在山左側,規定道:“敵人來到就舉起紅旗,聽見鼓聲則舉起黃旗,這時伏兵全部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