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那些年的記憶

在那年的一個深秋之後,正直秋葉飄零,萬物蕭條的季節裏。伴隨著雪花紛紛飄然而至,一陣呱呱的哭泣聲打破了沉寂的冬夜。隨之,誌文就來到這個世界裏,來到這個社會的生活之中。也許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而誌文也天生隨著這哭聲帶來這個世上有著一種不同的特點,那就是多淚,好像誌文天生就接受這樣命運的安排。以後的人生路也正如這樣,要用淚水陪伴走過漫漫人生。

可是誌文的降臨卻也給家裏帶來了一陣的歡喜與熱鬧。全家人都把他看作一個寶,每個人都是那樣的對待他,這是誌文在以後的生活裏比較欣慰的事情。因為有著那麼多疼愛他的人關心著他的成長,關愛著他的生活,他如果知道一定會感到很幸福,誌文在以後也特別的感激老天給予他偌大的恩賜。

緊接著家人要開始忙綠著給他起名字,在家人的眼中一定要賜予他找不平凡的名字,而且還要有深刻寓意含義的名字,特別是要有象征的意義。由於誌文家數代以來沒有做過官,而且他的長輩和他的父親他們特別希望他將來可以做官,這對於他們來說不但可以光宗耀祖,更可以在別人麵前揚眉吐氣。他的父親作為當時家裏麵唯一算的上有一些學問的人,就給他起了”誌文”這個名字。

以後誌文的名字也就這樣開始被他的親人所叫了起來。

誌文卻不懂得父母他們的那些想法,更是不理解他們為什麼叫他那樣的名字,難道就是以後為了立誌從文做個什麼官,這些誌文不是特別的理解。

同樣在此時,家裏麵多了他的存在也就意味以後生活中就又會增添一張嘴巴,多個沒用的人卻還要吃飯的他。因為家裏生活的方方麵麵都需要用到錢,所以誌文的父親也比以前更要忙碌了。他需要更多的奔波忙碌養才能照顧好家裏麵的每個人。

、、、、、、

恍眼間四、五年時間就匆匆過去,慢慢的誌文也已經進入童年時代,應該說是他要入學的年齡。代代為農的家人可高興了,都希望他以後可以考個什麼狀元、不行的話舉人也是可以接受的。哦,對了,應該不能再叫什麼狀元、舉人那樣的過時說法,新時代應叫考大學,就是讀一個大學來讓他們的父母風光一番。父親也很希望他可以早些入學多一天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也能夠早一天做個官,那對於他們來說是多好的事情啊。畢竟,學習不是一件什麼壞的東西,隻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是成才的基礎。

就這樣,祖輩的願望無可厚非的落在誌文的肩上,他打從小開始背負著一家人的寄望開始他的學習生涯。那個時候誌文根本就不理解什麼是大學,什麼是做官。自己也沒有想過上什麼樣的大學,做什麼樣的官。不過,誌文好像從小對課本有著濃厚的興趣,時常會對課本上的很多東西感到好奇,拿著書本就會用手戳個不停,戳了半天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些什麼。

誌文所做的這些動作確實讓那些長輩逢人看到就會說:”看多好的一塊兒讀書料啊,肯定將來可以做大官,要不怎麼會對書本有這麼深的緣分呢”?說起來也是的,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在幹些什麼還那樣的亂搞一氣,沒想到卻會還讓別人對他那樣的給予厚望。

為了誌文的前程,父母逐漸對他也開始嚴加管教,自白天到晚上不停的讓他寫著自己的名字,也讓他寫一些別的文字之類的東西,還要學會數數字。很多時候他也會乖巧去父母那裏賣弄一番。

沒過多久,誌文就要開始進入學前班的學習生涯。一直以來父母總以為他比較的頑皮,更像是個搗蛋鬼。入學後不到兩周的時間就開始對學習有著強烈的排斥心理。甚至還學會溜出教室跑到外麵的小河溝裏麵捕捉青蛙,他覺得那樣要比呆在教室裏麵好玩的多,而且更有趣。很多的時間會帶一些戰利品放在教室裏麵玩弄,惹得老師七竅生煙,氣得不知道如何是好。然而他自己卻覺得那樣特別的有趣,特別的好玩。有的時候老師都想跪在耶穌麵前為他祈禱,覺得他太頑皮,更是忍受不了他的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