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螺不明所以地看著彭珍:“多付幾倍工錢也可以啊!隻要把瓷窯建起來——”
“其他工匠倒也罷了,像做瓷、鑄鐵這些行當,官府裏是有專門記檔的,輕易不會讓人往夏依這邊來。”陳延陵直接開口打斷了辛螺的話,見她眉頭皺了起來,才繼續說了下去,“不過我可以幫你把做瓷的工匠請過來。”
陳延陵雖然話不多,但是從來不是個濫好人,何況上回他攬了一回閑事還被自己給氣著,既然大燕對技術輸出還有管製,辛螺可不認為他這一回還會攬這些閑事。
抬眼看向陳延陵,辛螺神色躊躇:“陳先生,雪蟆……我不能給你再多了。”
兩對雪蟆是她預算以後,能拿出來給陳延陵的最大值了,再多,到時去阿吐穀的時候就沒有保底了。
“我不要雪蟆。”陳延陵鳳眸微亮地緊緊盯著辛螺,話卻說得不緊不慢,“我家中良田甚多,想讓莊頭帶些人過來跟你學這育秧插秧的法子。”
辛螺低頭思索片刻,立即同意了:“我記得靈溪寨那邊有一片向陽位置的稻田長勢不錯,應該會在七月初成熟收割,到時還可以再種一季晚稻,你讓你家的莊頭在六月中旬趕過來吧,我到時教他們育秧……”
彭珍眼睛幾乎沒瞪出眶來:“七小姐,你剛才說什麼?還可以再種一季晚稻?!”
雙季稻費時費力,農民差不多一年忙到頭,當時在雜交水稻推行後,產量上也沒有多大的優勢,所以很多人都隻是種單季稻了。
辛螺是記起來靈溪寨有一片稻田下種比較早,如果陳延陵想讓他家管事來學,正好在那裏再種一季晚稻給他們示範教學;聽到彭珍激動的語氣,辛螺笑了笑:
“幹田寨如今主要靠補種,今年是別想雙季稻了,再說……種雙季稻人太累——”
彭珍連忙接了口:“七小姐,我們都不怕累的!”在地裏刨拉飯吃的莊稼人,隻要能打出更多的糧食,農活再累也扛得下!
“種田是三分種七分管,等以後我培育出了雜交水稻,隻要打理得好,就是種一季稻子,產量也應該會差不多的;而且——”辛螺搖了搖頭,抬手指了指身後的瓷土礦,“等這裏瓷窯建起來了,這裏也需要人手,收益也比種田更大些。”
陳延陵和彭珍同時關注到了“雜交水稻”這個字眼,異口同聲地問了出來:“什麼是雜交水稻?”
“就是用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這樣培育出來的水稻會生長更旺盛,穗大粒多產量更高。”辛螺簡單解釋了一句,看向陳延陵,“陳先生,那你是先回大燕一趟還是修封書信就行?”
要是陳延陵要回去一趟,她這一段時間就得事事多小心幾分了,要是他隻是修封書信……辛螺又擔心他憑著一封信到底弄不弄得來那些工匠,另外也怕書信寄到的時候太晚,耽誤時間。
陳延陵雖然對辛螺一個小姑娘能那麼順口自然地說出“雜交”二字有些尷尬,聽到她問,想也不想地就答了:
“你最近要不要去阿吐穀城?我在那裏有個親戚,我可以托他盡快幫我把信傳回去,如果你要去的話,我正好可以一直跟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