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2)

巾幗怒

呂希晨

係列:水龍吟4

「自作孽,不可活」的最佳典範肯定是他! 一年前,他用一句「各為其主,分道揚鑣」狠心斬斷和鳳嫦娥的情絲 如今赫然發現跟錯主子而出走江湖,再見舊情人她不但冷語相對 更順道送他一個霹靂到底的消息:她即將嫁作人婦!? 他不準!聽來聽去她嫁的理由皆攸關國家大事,擺明被當棋子用 他若坐視不管他的名字就倒過來寫……

掌握天子倚重禦用軍兵權的鳳嫦娥,以巾幗不讓須眉之姿當上將軍 以絕豔美貌和「百步穿楊」箭術聞名天下,有「後羿將軍」之稱。 這負心漢究竟想幹嘛? 當初明明是他要分道揚鑣,害她一夕之間變成棄婦 今日他又回來攪亂一池春水,還大膽進宮威脅皇上不要賜婚予她 威脅不成幹脆變節歸順,自請當她的隨身護衛!? 比女人還善變的臭男人!那當年他們分手的理由不就是個笑話? ……他該不會以為在旁噓寒問暖她就會回心轉意吧? 啐!心死的女人可沒那麼好哄……

第一章

忠字何解?

拆解為“中”、“心”二字,意指正中於心不偏矣,竭誠待人、竭力做事。

故正直不倚、誠以待人是謂忠。

然,自古板蕩忠臣的存在多半是朝政腐敗、君王無道、百姓苦不堪言時,故前朝立國太祖曾曰:“一朝有能臣無忠臣,興也;有忠臣無能臣,敗也。能臣者,佐王以勤政,利百姓;忠臣者,諫昏君以己命,無利於天下。故為君者,寧可擁能臣而無忠臣。使天下興也。”

如此看來,“忠”並不值錢,史上有名的忠臣不全是以死作結,忠臣出現的朝代不全是暴政虐民之時?

忠者,以死明諫,他的心意可敬,但對天下百姓無益,死一個忠臣難道天下就能因此而興旺?

所以,用自己的命來規諫主上,是忠,卻是愚忠,於事無補。

那,究竟該不該事主以忠?

為人臣下部屬,倘若“忠”與“能”無法兩顧,寧可能而不忠,也不該忠而無能才是。

那麼,另投明主是可以被原諒的吧?昔日若無管仲改投重耳,春秋五霸又哪來的齊桓公?能人就如良馬,應該遇的是伯樂才對。

無所謂忠與否,即便是要效忠,也該效忠於值得效忠的人。

若是忠於無情無義,甚至三番兩次使部屬痛苦不堪而無動於衷、氣定神閑的主子,值得嗎?

***

皇龍二年,季秋時節,江南美景較春夏更甚。

原因無它,隻因秋風送涼,西拂枝葉褪綠顯黃或露紅,色調繽紛更甚生機無限、生氣勃勃的春夏二季,即便略微帶入蕭瑟煞氣,依然景致醉人。

位於杭州的“沁風水榭”,季秋美景自然不在話下。

自西向東的秋風飄來,拂動池中瑟縮的蓮梗行團,吹入池心涼亭。

一名俊美男子坐在亭中,雙手撫箏、吟詞品茗,自得其樂。

這男子不是別人,正是沁風水樹的主人——鳳驍陽。

不消片刻,蓮步輕緩、裙裙隨步婆娑發出的絲絲低響,如細泉般流入池中涼亭,令他頓了撫箏十指,結束飄揚樂音。

“怎麼了?”鳳驍陽起身,將入亭的女子小心翼翼的扶坐石凳上後坐回原位。

一抬眼,他心係的女子依然隻肯側臉向他,不願正麵與他對視。

“邢公子走了。”女子的細眉蹙起擔憂,目光垂落在絞動的雙手上。

“是嗎?”如他所料,但為何是她來告知?“你怎麼知道?”

“我、我去找他,才知——”

“找他做什麼?”

突地意會到自己踩進死胡同,女子抿唇不再讓鶯燕般優美雅致的嗓音吐露一字。

“對我,有什麼話不能說?”

螓首輕搖,依然無言。

“既然沒有,不妨說說你去找培玠是為何事?”

細肩震然一縮,細微的反應全教鳳驍陽看進眼裏。

“他留下二字,我想是給你的。”鶯語輕啟,移轉話題的意味濃重。

鳳驍陽瞧著她執紙伸來的手,再抬眼望向依然不動的側臉。“何時你才肯正麵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