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公路,我們獨龍族人確確實實會得到很多的便利,但是,要發展起來,摘掉貧困鄉的帽子,可沒你們想得那麼容易哩!”彎腰砍斷前方道路上的一些荊棘後,高德榮很認真地道。
“為什麼這麼啊,高主任?”三位支教大學生似乎有些想不明白。
“這條公路是翻過埡口雪線的,所以每年的11月起,公路上的積雪會有幾米厚,什麼車都開不進來,直到第二年的5月!”
高德榮深情地解釋了起來:“也就是,即便通了公路,可我們獨龍族人,還是每年會有半年時間的大雪封山!”
聽到這裏,三位支教大學生終於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樣啊,我以為通了公路之後,這種與世隔絕的狀況就能徹底解決呢……”
梳著馬尾辮的趙春梅,忍不住又問道,“高主任,那沒有大雪封山的時候,鄉親們是不是就可以把特產、草藥什麼的運出來賣?這樣的話,應該能掙到不少錢吧?”
?“我們獨龍江鄉,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什麼值錢的特產哩。”
高德榮有些懊惱地道:“鄉親們種的苞穀,養的獨龍牛,經常自己吃都不夠,更不用拿出去賣!”
“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們獨龍江鄉的氣候很特別,一年1個月,10個月都在下雨。”
“而且到處都是原始森林,可以用來耕種的地不多。”
“再加上我們獨龍人的文化水平很低,種植技術很落後……所以,到現在還有很多村寨保持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農業方式,一年到頭收成很有限。”
“往年大雪封山的時候,我們獨龍族人還會跟過去一樣,挖野菜、捕魚、狩獵來充饑……”
…………
在高德榮這一番話的時候,趙春梅等三人明顯能夠感受的到,他語氣中那迫切渴望改變獨龍江鄉現狀,卻似乎又無能為力的情緒。
急切!
這位年過四十的老黨員幹部,非常非常希望能夠早日看到獨龍江鄉發展起來,摘掉貧困落後的帽子,不拖國家的後腿。
可是,獨龍江鄉惡劣的環境,卻真的令他十分無奈。
他目前能做的,似乎也就隻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獨龍族鄉親解決最基本的溫飽。
至於帶領獨龍族人脫貧,他苦思冥想多年,始終沒有找到一條合適的路!
“高主任,那你們獨龍族人,現在主要靠什麼掙錢?”趙春梅緊接著又問道。
“最多的,是去縣裏找活幹。”
對獨龍族了若指掌的高德榮,當即介紹起來:“我們貢山縣窮,再有就是我們獨龍族人沒多少文化,又沒有手藝,所以工資都很低,出來做活,一個月也就幾百上千塊。”
“再有嘛,就是去山上挖草藥,挖出來之後,到縣裏頭賣掉。一個月下來,也能掙個千多塊呢!”
“還有……”
聽到這裏,三位支教大學生完全意識到,獨龍族人的生活,是多麼艱苦!
挖草藥?
他們很容易想象,這中間會有多少辛酸汗水,以及他們根本不敢去嚐試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