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分離,也有相遇

王燦一向認為,邂逅這個詞,意味著多少具備浪漫色彩的不期而遇——比如格裏高利.派克在羅馬與奧黛麗.赫本相遇,一個特定的時間,與一個美妙的空間結合,注定了會產生一個美麗的故事。

而她和陳向遠的相遇,是在一個工作場合,既不意外,也沒有多少浪漫的色彩,似乎稱不上是一場邂逅。

王燦是《漢江晚報》經濟部跑地產新聞的一名記者,當下各家報社做房地產報道,除了發布樓市新聞,進行深度分析外,還會搞名目繁多的活動。那天的活動是一個座談會,邀請開發商、代理商、銀行分管信貸的人士和專家座談美國次貸危機對中部房價的影響。

有影響嗎?起碼眼前看不出。絕大部分人還搞不清次貸危機準確的含義,自從王燦兩年多前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國內樓市一直火熱,而熱到此時,似乎有烈火烹油之勢。

漢江這個中部地區的二線省會城市,雖不及大都市那樣房價高得令人咋舌的地步,但長勢一樣引來多方注目。各家開發商圈起地來如同上了癮頭不能罷手,在土地拍賣會上舉牌時豪氣衝天,新的地主不停地見諸報端。銷售代理商不計一切地接盤,銀行也早早超額完成全年信貸計劃。

這樣的座談會當然不會有太濃厚的學術探討意味。各方代表受邀而來,都在意氣風發之餘,再擺出一派謹慎樂觀的姿態,解讀政策,預測發展,在安撫讀者的同時,卻更加吊起購房者那顆不安懸著的心。

隻有陳向遠,長得不算英俊但眉宇清秀,一派斯文,不知怎地神情看上去有幾分落寞,快三十的男人,修長瘦削,在一眾體型偏富態、誇誇其談的中年人中間自然顯得突出。

他穿著雪白的襯衫,西裝筆挺,神情專注,腰背筆直地坐在那裏,已經有了幾分翩然風采。輪到他發言時,他講標準的普通話,聲音低沉好聽也是言簡意賅,沒什麼虛飾。王燦不由自主地瞄一下他麵前的席卡,再對一下手裏的嘉賓名單,發現他原來是本地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信貸部分管地產信貸的主任。

座談完畢進餐時,王燦留了個心眼,轉換下座次位置,順利坐到了陳向遠身邊,兩人交換了名片,禮貌寒暄,交談的內容自然也是與房地產信貸有關的話題。

王燦承認,陳向遠是吸引她的類型,不過,也隻是吸引而已,她遠沒有花癡到見到了一個順眼的男人就要丟掉矜持主動去倒追的地步。

畢竟王燦才二十四歲。

在過去的二十四年裏,她的日子過得還算一帆風順。

她填寫履曆表,經曆十分簡單:出生在這個江河湖泊眾多的中部省會城市漢江市,從小學讀到大學,然後在本地就業,除了旅遊,從來沒離開過這裏。一串學校後麵跟的就是她大學畢業後的唯一一份工作:在漢江晚報經濟部當記者,從最初采訪商業係統,到現在的地產,換的隻是辦公室和跑的線路而已。

生活中唯一讓她傷心的挫折是初戀無疾而終,可就算是那次失戀,再回想起來,也來得有些平淡。

王燦出生時,父母給她取的名字是王璨,自從她上幼兒園開始學習寫字以後,就深為這個筆劃複雜的璨字苦惱,她還覺得這名字不夠好聽,沒有身邊的小朋友那些:佳、怡、倩、薇 來的悅耳,而且女孩子意味充足,

她追問父母這名字的由來,身為中學語文老師的媽媽薛鳳明極有詩意地說:因為你是上天賜給我們的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