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酒香草頭(2 / 2)

曆史變遷中變革,菜式也是從傳統中求創新,魔都本幫菜就是典型的例子,濃油赤醬是本幫菜的一大特色。據傳說這一特色與魔都人的精打細算有關,起初魔都並不繁華,甚至在曆史上也不是很起眼,西方列強侵入中國之後,才是魔都繁華的開端,同時也是魔都本幫菜變革的開端。

本幫菜源於市井,吃者多為苦力,油、鹽是力量的源泉,但精明的魔都人怎麼肯付出大代價呢,醬油和糖色的運用相繼誕生,隨著經濟的繁榮這一特色慢慢保留下來,後來吸收蘇錫菜的重油重糖,濃油赤醬正式成為魔都本幫菜的重要特征。

繁榮的經濟,自然帶來文化繁榮,隨著各地菜肴的烹調方法的漸進湧入,魔都人兼收並蓄,最終形成了現在的濃油赤醬、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的特色,手法以紅燒、煨、糖色為主,其中糟貨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作為資深吃貨,周豐人品嚐薑源的魔都本幫菜的本事,酒香草頭,自然首當其衝。

鮮美若何?是平淡中的激情碰撞。

時間不大,酒香草頭就到了周豐人的麵前,翠綠鮮嫩,片片嫩芽雖然經過了油與火的考驗,依如剛剛采摘下來,鮮與嫩已做到極致,充滿春之初,盎然勃發的生機。

按捺半晌,他才下筷子。

“薑老板,你這手段不一般啊。”周豐人僅僅淺嚐,就已經品出了味道的大不同,如何正宗姑且不論,但味道已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人間珍味!

“這是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周豐人驚了。

“酒入愁腸?”周豐人呆了。

這兩種手法不是早已失傳了嗎?

相傳民國時期,魔都本幫菜出現了一位傳奇人物,不見姓名,甚至不清楚性別,它的出現讓魔都的廚師都生出一種高山仰止的境界。每一道菜看似平淡無奇,卻是於無聲處聽驚雷,可惜隻是曇花一現而已,隻在廚師與老饕之間口口相傳,不見正史,就是野史也算不上。

周豐人能知道,也僅僅是在遠方堂兄周樹人的一本隨談筆記中見過一鱗半爪。

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指的是對鹽的運用,一個手段高明的廚師能夠極精準的把控鹽的取放時間。這位奇人,在鹽的運用上已是出神入化的境界,風不止一次借力,鹽也不是一次加足,在不同的時間放入不同分量的鹽,可以讓菜的鮮味極具升華,就如借風之力直入碧霄。

酒入愁腸自然是對酒的運用,不同的酒香氣不一,即使是同樣香型的酒味道也不大相同,既入愁腸,如何隻有一般滋味,當有百般滋味化作千千結。這位奇人正是通過這一點,讓酒的運用升華到了一種傳奇的境界。

可惜斯人已逝,讓老饕們情何以堪。

“周先生,你到時長了一條好舌頭。”薑源平淡地點了點頭,算是承認。

“嗬嗬,吃了你的酒香草頭,其他的草頭如何入口。”周豐人不禁苦笑連連,吃得鹿鳴苑的酒香草頭,整個魔都的本幫菜餐廳可以將草頭劃去了。

“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做自己的菜讓人無處可吃。

得嘞,周豐人隻能幹笑,薑源讓他竟無言以對。

“你這酒、鹽,不普通吧。”周豐人準備開吃,就隨口問了一句。

“當然。”薑源對自己的用料很是自信。“就是百年老酒、鹽之花而已。”

“咳咳,薑老板你再說一遍。”周豐人正吃著呢,被薑源一句話噎得滿臉通紅,費力地說道。

百年老酒啊,鹽之花雖然產量很小,但還有地可尋,這百年老酒,就是世界範圍內沒有多少吧,你居然用來炒菜,這不是造孽嗎。

怪不得酒香渾厚綿長啊,周豐人心裏暗暗嘀咕道。

“好吃不。”薑源沒話茬,直接轉移了話題。

“極品、正宗。”說起味道周豐人自然要豎起大拇指,色香味已到極致,再挑剔的美食家也無力反駁。

“那不就得了嗎,酒而已,它隻是做到了物盡其用,我又沒有浪費,用不著那麼激動,基本操作而已。”迂腐、見識淺薄,能讓美食升華到極致,山珍海味用的,自然龍肝鳳膽也用的,難道就因為珍貴而束之高閣?真是不知所謂。

還好,自己不嗜酒,不知道老馮那老王八蛋聽到這番言論,會是什麼表情,看來中午的時候,要早點兒來啊。

周豐人忽然多了幾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