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遊記(6)(2 / 2)

我夫妻坐950元的麵的赴呼和浩特。

行程9個小時,晚抵呼市。9月15日晴上午遊昭君墓。

昭君墓位於呼市南郊9公裏處。高33米,占地20多畝。它背依巍巍大青山,近傍滔滔大黑河,獨立蒼穹,儼似土山。

昭君墓稱青塚。"塞草皆白,唯此塚草青,故名"。昭君出塞,是怨是喜,皆否。還是潮州百屏燈唱得好:"昭君去和番"。

一個"和"字,不褒不貶,傳神達意。從青塚回來,旋到呼市坐赴東勝大巴。午後到東勝,飯後坐7元的公車赴66公裏遠的成陵。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主體由3座蒙古包金頂大殿構成。

步人陵殿,成吉思汗英武偉岸的漢白玉坐像,透出一股氣壯山河的浩氣。一代天驕,創下了牛樣的版圖,牛氣衝天。

其中東大殿是成吉思汗小兒子拖雷的夫人祭台。母因子貴,蒙古文化,概不例外。拖雷的夫人生了兩個皇帝:一是蒙哥汗,一是忽必烈皇帝。

晚宿東勝市。賀蘭山是寧夏與內蒙古的界山。岩畫的出現比文字要早。現有的岩畫依附在山上的石頭間,沿路較多。岩畫用礦石顏料畫和用工具鑿刻,精美絕倫,是表情達意的符號。岩畫圖像眾多,形態怪誕,分布密集,人稱稀世珍寶。

買了一塊仿岩畫賀蘭山石,圖形奇特:譯成"能興盛正法",西夏文,還是看不懂。語法似倒裝句。

晚7時多飛西安。9月18日雨雨中遊華山。

自古華山一條路。現有了纜車,上山輕易得多。煙雨空濛,一切盡在朦朧中,眼前迷茫,腳下淌水。別有一番情趣。華山為五嶽之西嶽。此前,已去過衡山、泰山、嵩山,現又到了華山,五嶽已去了四嶽,唯恒山未去,仍是夢。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東護中原,西望長安,南依秦嶺,北瞰黃河。"西嶽崢嶸何壯哉!"李白讚歎它的壯美,畫龍點睛。雨中華山,路滑、鐵索滑,行動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登上了北峰。北峰為華山主峰之一,海拔1614米。我們過擦耳崖,攀上天梯,登日月岩,爬蒼龍嶺,過金鎖關""下山往索道,走的是當年"智取華山路"。沿繞山石路下山,路有護欄,平坦舒適。外望方知此道架在懸崖絕壁上,不由膽顫心驚。華山之險,險在絕壁置路。對勞動者之艱辛,油然而生敬意。9月16日晴從東勝赴包頭,途中遊響沙灣。

響沙灣,同敦煌的鳴沙山一樣,都是堆沙成山。鳴沙山中有一池,不涸不漲。而響沙灣卻是毗鄰一條大河,沙怎麼不會滾落到河裏,令人費解。

坐纜車過大河,就是響沙灣,穿上防沙襪,鞋子不會進沙,這點比鳴沙山周全。人們說,這方法可能是南方人出的點子,每穿一次10元,夠好掙的。沙山上間或有草樹,比鳴沙山綠化點,但整體麵貌沒有鳴沙山壯觀。

騎上駱駝走了半個小時,領略了山的全景。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沙的堆積,風之造化,疊起如此奇觀,令人流連忘返。

下午4時坐火車赴銀川。又是九個多小時的行程,淩晨一時多到達銀川。9月17日晴上午遊西夏王陵、西郊影視城。西夏王陵位於銀川西郊35公裏處的賀蘭山東麓。

一座座八角形陵台是西夏王陵的標誌,遠望是赤裸的大山堆:歲月漫漶,風雨剝蝕,大土堆巍然屹立,顯出其一千多年的堅固。

西夏王陵,人稱東方金字塔。可金字塔由巨石砌成,而西夏王陵卻是土磚和黃土壘就,壯美不能同日而語。

西部影視城是由作家張賢亮創辦的。"電影從這裏走向世界".一幅橫標道出了它的誌向。許多西部的影片在這裏拍攝。看到《紅高粱》、《紅河穀》拍攝的布景,場景壯闊,古樸蒼涼,富有西部韻味下午遊賀蘭山岩畫。9月19日雨俗語說:"南方才子北方將,陝西黃土埋皇上"。西安,曆史上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歲月的滄桑,文化的沉積,西安成了百看不厭的古都。前曾去過西安,兵馬俑、華清池、二世陵""走馬觀花轉幾天。此次是來補課的。

雨中專遊帝王陵。茂陵是有雄才偉略之稱的漢武帝陵墓,尚未開發。唯見一大土山,中有一小路可上。倒是霍去病墓巍然壯觀,墓道亭台配套齊全。石人石馬,石雕粗獷,神韻俱備,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馬踏匈奴石雕,誇張傳神。霍去病的功績,僅一石雕足矣!

乾陵最為聞名,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尚未開發,無字巨石碑,令人無限遐思。"法門寺名聞遐邇,佛舍利展出泰國、台灣,萬人空巷。吾潮導師韓愈諫迎佛骨舍利遭貶潮州,佛祖賜福吾潮啊!

此外,還遊了章懷太子墓等,不一而足。晚7時多乘機飛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