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身不由己入凡塵(1 / 2)

戰國年間,齊國成為七國霸主。

但丞相鄒忌嫉妒大將田忌之功勞,陰謀陷害其謀反,孫伯靈曾建議田忌先發製人,捉住鄒忌麵君,但死忠齊君的田忌不想引起內亂,遂束手就義。最終田忌被鄒忌所陷害,枉死朝中。

孫伯靈自覺留下無益,在經曆了太多情非得已的殺戮和爭鬥後,產生歸隱之意,最終辭官引退,選月厭河畔建一花園,了此殘生。

齊王經常派人到此探視孫伯靈,並在花園東北馬道旁,建了供官員歇宿的驛站,十數年後,孫伯靈辭世,其軀葬於花園東北側驛館之前,前往祭奠的官員和百姓絡繹不絕,久而久之,此處成為聖地,日漸繁華,人丁興旺,聚而成城,名為——驛城。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月厭河畔驛城山,寺中燈火兩對半,一偉岸虛影從而降,落入院中,寺中僧人卻不見來者,此人乃是三國時期蜀中翼侯之神靈,法孝直是也。

法孝直做了河底頑石輪回千百年,終修得正果,他生生世世最敬孫伯靈,今日得道,特來相見。花壇邊一和尚看他不見,他便現出身形,對那和尚:“你知這株蘭花草是何人轉世?”

和尚被憑空出現之人嚇了一跳,忙跪伏於地慌張答道:“這株蘭花草,開了敗,敗了開,不知在這兒多久了……大師父給它專門修了壇子,叫我們好生伺候,僧不知它來曆……”

話音落下頭抬起,和尚發現法孝直的身影已經不見了。

和尚以為眼花幻聽,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壇中蘭草,念了句善哉,便匆匆離去。法孝直之神靈卻並未消失,仍立於那花壇邊,兀自歎道:“孫前輩……您化作蘭草,枯坐千年有餘,也……該夠了吧……”

那蘭花草竟無風自動,像是在搖頭。

法孝直豎起眉頭問道:“難道您要修到海枯石爛?這又是何苦……”

法孝直抿緊嘴唇,暗下決心,他要將本屬於自己的輪回轉世之機讓給孫伯靈,並替他於這草壇中繼續苦修,沒有原因,隻因敬仰。

但他剛要施法,萬丈金光卻突然降臨。

來者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足踏雲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正是那太乙金仙,鬥戰勝佛!這毛臉雷公嘴的大佛出現,法孝直神色慌張,俯首叩拜,長跪不起。

孫大聖抓耳撓腮,用大拇指指著自己的鼻子,眉毛一挑,哈哈一樂道:“你這指甲大的靈,敢來騷擾我關照的後生?我看你是不想超度了否?!”

法孝直神色一驚大呼道:“大聖!孫伯靈是大聖的後人??”

孫大聖向右一跳,呔了一聲道:“呆子!孫伯靈乃我徒孫履真後人,你快你來此何意!”

法孝直忙道:“隻為瞻仰,別無他意!”

孫大聖聽了更氣,他捏著下巴,金色眼珠滴溜溜的一轉,看出這法孝直並未謊,便對法孝直道:“你這巴山猴子,我來了你不瞻仰,你瞻仰我後生?!”

法孝直聽了,臉色煞白,聲音顫抖道:“都瞻仰,都瞻仰!大聖堪比日月,孫伯靈不能比肩,在下更不必提……”

孫大聖被哄高興了,哈哈笑了一陣,由喜轉憂,對法孝直道:“這蘭草也是個呆子,非要學地藏王菩薩,等世間人對草木有情,才肯輪回轉世,哪知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你隻管瞻仰,不要叨擾他。”

法孝直連忙起身道:“大聖,我認為孫伯靈如此頗為不妥,您想必也不會同意,若破他執,非得叫他再到那人間輪回轉世一遭,渡上幾幾幾十幾難不可,我願替他守這草壇,待他輪回圓滿。”

完,法孝直又向孫大聖作了一揖。

孫大聖一聽樂了,便對法正問:“你怎知這呆子化作蘭草在此修行,不是他的其中一難?眾生皆苦苦修渡,連我師父都要看造化,你能幹涉這造化?你這呆子!”

法孝直聽了,連忙跪伏在地道:“大聖請三思……”

孫大聖眉心微皺,對那趴在地上的法孝直再次問道:“你……當真願意?”

“當真!”法正連忙答道:“我願賜伯靈一雙法正眼,助他辯是非善惡,助他下一世回輪人道,修得不苦,活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