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回來了?”孫二娘就好像是崔舉的媳婦一樣,一副賢良淑德的樣子。
“二娘如何在某家中?”崔舉不知道該怎麼說,雖然他並沒聽說過關於孫二娘的風言風語。但是他知道這娘們兒絕對不是好來路。或者說這娘們兒的風情就決定了她肯定偷漢子。其實好多農村的人都和崔舉一樣,並不知道村裏的一些隱秘事情。某某女性不賢良啊,或者說某某男人是花花公子啦。一般人都不會知道。尤其是不願意在村裏呆著,或者沒有閑工夫的青年人。崔舉很顯然這兩樣都站。既不閑著也不願意在村裏呆著。所以半年了他一點都不清楚孫二年是甚人,崔舉可是連家裏人都很少聊天的。
“大郎家,妾身就來不得麼?”孫二娘風情萬種的向著崔舉拋了一個媚眼。“大郎過來,見過崔叔父。”孫二娘向著自己的大兒子招手,小孩很聽話,一聽自己的娘親招呼,馬上就蹦蹦跳跳的跑了過來。
“阿母,叫俺甚事。剛就要打中了。”小孩子天大地大玩耍最大。
“大郎記住哦。這是崔叔父,除了阿母外你最親的人。”孫二娘指了指崔舉,向孫大郎說。
“崔叔父好,大郎給叔父請安。”說著,小屁孩開始給崔舉跪下了。學著大人的樣子一揖到地。有模有樣的小大人,十分的可愛。崔舉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都。上前扶起小孩。
“大郎好。大郎快快請起,來,拿著,”崔舉扶起孫大郎從懷裏拿出一塊玉塞到孫大郎的手裏。這塊玉並不是很好,不過雕工十分精細,一看就是華國南方工匠的機工。上麵是一個貔貅,活靈活現。當然隻是普通的青玉。但是這塊玉在現在的這個時候,就不得了了。因為這雕工一般的玉匠絕對做不出來。最關鍵是雕件下麵還有一個崔字。這快玉是崔舉在地攤上花了兩百塊錢買的。那個崔字是他自己刻的。但是這塊玉,讓孫二娘眼睛一陣發亮。
“大郎這玉。。。”孫二娘以為這塊玉是他們崔家的家傳美玉呢。
“某的貼身之物。給孩子一個念想。”崔舉並沒有多想。
“這就對了,大郎趕緊謝謝叔父。”孫二娘拉過孩子。
“謝謝叔父。”小孩子又是一作揖。
“不用謝,大郎乖。”崔舉拍了拍小孩的頭。轉身看向孫二娘:“二娘今日此來可有因由?”
“孫二郎知道了。”孫二娘拉著自家兒子的手,兩隻眼睛有些發直。
“知道甚了?”崔舉一頭霧水。根本就不知道對方說的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先是讓孩子給自己見好。還是最鄭重的樣子。接著又是什麼孫二郎知道了。完全就是繞彎子玩兒呢。
“大郎是汝子。這件事他知道了。”孫二娘一語驚人。崔舉怎麼也想不到之前的真的崔舉竟然還有這麼一個情婦,關鍵是還生了一個兒子。都長到三四歲了。不管這件事是不是他做的,現在都搗騰到他身上了。不明不白的當了爹了。不過還好的是孫二娘非常聰明隻是說叔父。也就是說崔舉隻是孩子的叔父。不是父親。這讓崔舉放心啦不少。起碼不會賴上自己。看來這孫二娘可能是來這裏找些便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