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這時候,宋伊凡的電話響了。她接起電話,靜靜地聽了一會兒,對著電話道了謝就掛了,隨後對我說:“三叔說了,兩個人的八字都沒有問題,基本可以排除人的誘因了。”
“那些膠片也沒有問題。”藍魏誌說:“膠片是進口的,我每次買膠片都是和朋友一起買,一次買一大批,如果膠片有問題就不會隻是我一個人出事了。大家都喜歡拍攝這種比較有曆史意義的環境,所以我覺得這點可以排除。”
“哦?”我立即感覺到他的話裏有某種線索:“那你的意思是,照相機有問題?”
藍魏誌苦笑了一下說:“相機是我用過兩年的機器了,拍攝過幾十套三百多張照片。而且,這機器在到我手裏之前一直在使用。這種相機構造其實很簡單,幾乎就是一個木頭盒子加上一段皮腔而已。要說第一次用的,隻有那隻鏡頭……”
“為什麼你這次要用那隻鏡頭?”宋伊凡問:“既然你很在意這次創作,使用自己熟知的設備不是更有把握嗎?”
“這隻鏡頭很特別的。”藍魏誌站起來,猶豫了一下走到屋角,低身取出那隻鏡頭走回來,把鏡頭放在茶幾上:“因為這相機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產品,所以現在很不好配鏡頭的。而這隻鏡頭剛好能滿足我的創作需要,價格又很便宜,所以我才會在這次使用它。”
我拿起那小小的金屬外殼鏡頭來仔細看了看,黃銅的外殼,裏麵的透鏡很精致,透著一點點藍色的光澤;不過很明顯不是批量生產的,外殼上邊有明顯的手工打造的痕跡,在鏡頭套筒內側,對著光可以看到一個手工雕刻的小小的GL記號:“這鏡頭你什麼時間買的?在哪買的?”
“這次拍攝前大約一周吧,在北京攝影器材城的一家二手設備專賣店買的。”藍魏誌從我手中接過這隻鏡頭,很珍愛地把玩了一會兒說:“這隻鏡頭我覺得能夠買到純屬緣分。畢竟現在很少有人再用這種相機了,所以適配鏡頭就更少。況且,這鏡頭的年代和相機的年代是一致的,而且50毫米的焦距也恰好適合我這次創作的需要。你們覺得是這隻鏡頭的問題?”
“這很簡單!”宋伊凡看著那鏡頭說:“用這隻鏡頭,到最有可能出現陰魂的地方試一下就知道了。”
“什、什麼地方?”藍魏誌有些吃驚地問宋伊凡。
“醫院的太平間、墳地墓園、火葬場……這些地方出現陰魂的機會都很大。”宋伊凡說,隨後看了一眼在一旁擺弄手機的韓素香。那手機是夜子剛送給她的,她正在學著了解其中的功能。
“不妥吧?”我皺了皺眉頭說:“如果確是這鏡頭的原因,那咱們要是再試,就等於是把更多的陰魂弄到膠片裏,你們想沒想過,要怎麼處理那些陰魂?”
“給我來處理。”韓素香這時候突然低著頭說了這麼一句:“你們盡管去試好了。”
“什麼時候去?”李斯立即躍躍欲試。
我有些遲疑,不過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想了想才說:“晚上吧。晚上應該是陰魂出沒比較頻繁的時候。而且,我覺得這不是重點。”
“嗯,的確這不是重點。”宋伊凡也接口說:“就算證實了是這鏡頭帶來的那陰魂,咱們仍然不知道它跑到哪兒去了,所以藍魏誌和小薇依然不安全。隻有抓到它淨化掉,這事才算完。”
呂蕭山這時候突然站了起來,走向屋角,把那張照片和底片都拿了過來,想了想之後說:“我也許有辦法!”
“什麼辦法?”李斯問。
呂蕭山抽了一口煙鬥,然後用煙鬥指了一下手中的照片和底片說:“有一種追蹤符咒,我剛剛整理出來的,結合上羅盤,隻要是有一件靈魂曾經依附過的東西,點燃之後就能指出那靈魂現在所在的位置。這個方法是我結合韓琦筆記裏的資料整理的,不過我沒有百分百把握。”
“你是說,你得把這照片或底片燒掉?”宋伊凡問。
“對!”呂蕭山看向藍魏誌:“而且不一定成功,你舍得嗎?”
藍魏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好像下定決心一般用力點了點頭說:“試試吧,無所謂。反正我也不想再留著這些了。”
“好吧,那就試試!”呂蕭山當即精神大振,看向我們:“大家幫幫我,很快就能見分曉了!”
(終於來電了,恢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