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書名:尤物難求

作者:蘇卿和

☆、第一章

作者有話要說:  上一次寫百合都是快三年前的事情了。這次換成了尋常的商人家裏,沒有武功打鬥,也沒有生離死別。結局應該算是個喜劇吧。期間文字引用金額方麵會頗為誇張,大家笑看便是。小女不才,望大家多多見諒,多多指點。本文已經完結,會很快發出來予大家分享。

——蘇卿和 於 2013年9月27日

(案)本故事純屬虛構

江南一岸有個叫鎮江的地方。這地背山麵江,因鎮守江防之地故而得名“鎮江”。鎮江上有一戶蘇姓人家。父輩嶺南遷來,本來是做生意途經這地,卻邂逅當地貌美女子,遂在此安家落戶了來。

蘇家是商戶人家,經營食肆為主。鎮江地上連開七家酒樓。折到某一處都可以看見那燙金的紅底招牌“看花樓”

正文:

下了點雨,染濕了青石板地。這個閑不下來的鎮子就迫不及待讓被雨水澆熄的熱鬧再度複蘇過來。簷下的漢子嫻熟地做著煎餅果子,簷上二樓處的欄杆那便探出一隻纖纖手,拈著絹帕,搔首弄姿:“我這麼多姊妹時常幫你買煎餅果子,今而叫送幾個哥哥你都不賞個臉咯。”

漢子手上做著餅,口中卻鹹鹹說道:“哥哥我每次上你們那可都沒少花錢,你替我去跟媽媽說幾句好話,都是常客了,送幾個姑娘我玩玩罷。”

“戚!”姑娘嗔了句,正逢煎餅果子出爐,姑娘順著一個竹籃把錢順了下來,漢子把煎餅果子放了進去。牆裏牆外的生意就這麼做成。

這地是煙花之地。當地赫赫有名的“摘花樓”,說道這個名字,倒與“看花樓”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看花樓的總店就在摘花樓對麵。隔著一條長街,客官坐在周邊吃飯,抬眼便是那姹紫嫣紅的摘花樓。當時蘇瑾辰建樓時候題名那瞬,正好抬眼看見對樓的姑娘出戶透氣,當時靈光一閃便取了這字。

還是正午時候,本是青樓最閑淡的時候。看花樓卻在這點擺了個舞台在樓中央,一個從新進的歌姬正在演唱。台下坐了很多人,紛紛為這新來的美人兒垂涎。這美人有著中原人沒有的自然卷發,清婉的眉擰著,深邃雙眼遠看似乎凝結著情感。紅唇抹上了朱丹,像血一樣。

她在唱一支很悲惋的歌,沒人留意她的歌詞,皆被她的容貌而流連觀望著。

這堆客裏,蘇家人便占了其中一座。蘇瑾辰的兩個兒子此時在會見一個極為重要的香料商人。他販賣的香料齊全且珍貴。攝入食材一定會成為上之上品。

長子蘇甚雨,次子蘇揚。兩子二十出頭,打理家族生意卻井井有條。兩子容貌亦是不凡,雖說都可以用“俊”字形容,但兩人氣質卻截然不同。蘇甚雨俊朗剛毅,上挑的眉峰,有棱有角的麵容帶著帶著一股不羈的傲氣。蘇甚雨把頭抬起,毫不猶豫便抬手比了個數字:“一萬兩。注意,還是黃金。”

蘇揚正在喝一杯酒,聽到蘇甚雨的抉擇,沒一口嗆出。

“大哥……”

“我想,這麼多食肆裏,莫說鎮江,你縱然走訪大江南北,也沒有人可以出得起這個價。用黃金買你那小布袋裝的香料,怕是足矣罷。”

香料商人有點猶豫:“京城程家開過兩萬兩呢……”

“五萬。”蘇甚雨依舊毫不猶豫,他放下手掌,玩弄了下桌上那隻杯子。從粗酒倒影看的,商人的臉已經變色了。想必沒人會拒絕這筆巨額,商人拿在手的酒杯都已經顫唞地傾泄了出來。蘇甚雨嘴角微揚,勝券在握。

蘇揚擰著他的秀眉,咬了咬嘴唇,一口氣沒差點咽過去。明明父親交代好不能超過一萬兩的。哥哥自把自為追加到五萬,若這筆生意做虧本了,那可不是三五年可以回轉得來。一句話卡在嘴裏,蘇揚還是沒說出來,隻得借著粗酒一口氣把話給吞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