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陰陽布局(1 / 3)

凡是有點曆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個分分合合之間伴隨著興衰存亡。這些不過是“陰與陽的輪轉”。在這個輪轉之間有著玄妙的規律。這個規律可不像大家熟悉的公式,那麼簡單。

世人皆言“陰陽之道,陰陽之理。陰陽之變化,”卻不知道何為陰陽。當明白“陰陽本意的時候;就如同葉公見到了真龍。結果是非常的悲慘,好龍的葉公就是活活的被龍嚇死了。這樣可笑的事情淪為了傳頌古今的笑料。研究陰陽的人如同飛蛾撲火般的前撲後繼,他們還不如好龍的葉公,至少葉公死了還出名,他們的名字,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甚至是未來,沒人會知道的。

“陰”古人認為是黑暗,以及和黑暗相關的衍生部分。“陽”代表著光明,以及與光明相關的衍生部分、在這裏古人認為陰陽是完全相對的,陰陽是等量的。古人的“陰陽之道,陰陽之理。陰陽之變化”就是根據這個編著的。我這裏說的古人說的是古代的凡人,他們占據古人的絕大多數。

他們的出發點本身就是錯誤的。而且錯得相當的離譜。第一個錯誤就是:陰陽不一定完全相對。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律就是自尋死路的節奏。列舉一個例子來說吧。睡覺的時候是身體是靜的?如果保持“絕對靜止”。注意這是“絕對靜止”。就是不能呼吸,不能有血液流動,不能有大腦思考,這個生物能活著嗎?同樣,在戰鬥的時候是不是全身心的運動?如果有一樣,頭腦“冷靜”。另一方傷亡要慘重一些了。

第二個重大的錯誤是,陰陽是等量的。這是一個無比錯誤的論調。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在地球上白天和黑暗在理論上是相等的。白天,陽光照不到的區域+各種密閉的空間(包括箱子等盛放物品的容器,也包括各種大型的人工或天然的地下工程)+背光的另一麵。是不是比晚上燈光照射的區域多了很多。

在大的格局宇宙中,黑暗的部分比發光的要多的很多,在小一點的格局海洋上,光明隻能照亮海平麵而已,海底是一片漆黑,那晚上呢?所以說陰的成分大於陽的成分。這是陰陽的基本原則。

有人可能會反駁說,不都說“男為陽女為陰”嗎?現在不是男的多女的少嗎?這是實際情況。引用一下西方的一句哲理來說:“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作為不合理想象的存在,自然必須要把它平衡掉,這裏說的自然,可以說是“陰陽”,但又不是“陰陽”。

“陰陽”隻是性質和理論,以及規則,充當的身份是主謀,但是不是手段和執行者。就像戰爭一樣,主要領導的是皇帝。去執行的是軍官和士兵。他們有的用毒,製造出了疾病瘟疫,有的用天災,有的用戰爭。這些都是平衡陰陽的手段。無論什麼東西,都是有使用用壽命的,就像最原始的計算機怎麼保護,維修,也比不過新出來的計算機。在計算機領域,這叫更新換代。在陰陽上叫做紀元終結。

每個紀元的終結,在人類社會被稱為“世界末日”。“世界末日”一般是突然一下子就來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就如同計算機裏的文件不知道“主人”不要這台計算機了。能知道的哪類“文件”那就是對“主人”比較有用的。

現在通用承載文件的載體,一般用的是u盤,在西方世界,把這個“u盤”稱為“諾亞方舟”。中國古代先賢為了自己的“不孝子孫”。豁了老命利用“陰陽天眼之術(備注資料:就像高級的監控設備,能看見“主人”要用那個u盤,那台電腦,提前做好準備)。”雖然做了諸多努力,但還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這裏麵缺的“一”不一定指的是“一線生機”。隻是代表有一絲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