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博士仿佛是一座活的民族紀念碑。
——台灣原政界名人陳裕清
他談儒家、談道家、談中國文化,我總覺得隔一點什麼,好像在原來事物的表麵塗上一層釉彩似的……原來林語堂先生也和胡適一樣,是用西方的眼睛來看中國人,看中國文化,看中國的儒家的、道家的。但他有的不是一般西洋人的眼睛,而是西洋傳教士的眼睛。
——著名作家、文學理論家唐弢
他一身融彙了東西的智慧,思想合理中節,其風度,其氣質,古之仁人,不能過也……若謂文化人中龍鳳,林氏當之無愧也。
——美國圖書館學家安德森
林語堂把許多曆史悠久的哲學思想濾清,配以現代的香料;他根據個人獨特的創見,用機智、明快、流利動人的文筆寫出一部有骨子、有思想的著作。作者在書中討論到許多問題,見解卓越,學識淵博,對中西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
——書評家吾茲
雖然他講的是數十年前中國的精彩,但他的話,即使在今天,對我們每一個關國人都很受用。
——美國前總統布什
讀林先生的書使人得到很大啟發。我非常感激他,因為他的書使我大開眼界。隻有一位優秀的中國人才能這樣坦誠、信實而又毫不偏頗地論述他的同胞。
——《紐約時報》星期日書評
熱衷於辦《論語》,搞幽默,鼓吹“以趣味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林語堂隻是不想鑽入政治的牛角尖,不願卷入政治的漩渦。
他對社會不公、黑暗的現象照樣大放厥詞,有時還拐彎抹角地含蓄地幽默地對政治加以諷刺。他提倡幽默文學也有來自這方麵的原因,換一種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他把筆觸投向了更為開闊、更為深邃的人生問題上,尤其是中國傳統的生活及中國人的固有秉性上。
——《中國現代文學史》
林氏可能是近百年來受西方文化熏染極深而對國際宣揚中國傳統文化貢獻最大的一位作家與學人。其《吾土吾民》及《生活的藝術》以各種文字的版本風行於世,若幹淺識的西方人知有林語堂而後知有中國,知有中國而後知有中國的燦爛文化。
——台灣《中國時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