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善侍者。慈明高弟。當時龍象數道吾真。楊歧會。然皆推服之。甞至金鑾。真點胸自負親見慈明。天下莫有可意者。善與語。知其未徹。笑之。一日山行。真舉論鋒發。善取一瓦礫置石上。曰。若向者裏下得一轉語。許你親見老師。真左右視。擬對之。善喝曰。佇思停機。識情未透。何曾夢見去。真大愧悚。且圖還霜華。慈明見來。曰。本色行腳人。必知時節。有什麼忙事。解夏未久。早已至此。對曰。被善兄毒心。終礙塞人。故復來見和尚。慈明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對曰。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慈明瞋目喝曰。頭白齒豁猶作此等見解。如何脫離生死。真不敢仰視。淚交頤。久之。進曰。不知如何是佛法大意。慈明曰。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真大悟於言下。真公爽氣逸出。機辯迅捷。叢林憚之。開法於翠嵓。甞曰。天下佛法如一隻舡。大寧寬師兄坐頭。南褊頭在其中。可真把梢。去東也由我。去西也由我。善公尋還七閩。佯狂垢汙。世莫有識之者。或聞晚住鳳林。
楊岐會禪師從慈明遊冣久。所至叢林。師必作寺主。慈明化去。託跡九峰。忽宜春移檄命居楊岐。時長老勤公驚曰。會監寺何曾參禪。萬一受之。恐失州郡之望。私憂之。會受請。即陞座。機辨逸格。一眾為傾。下座。勤前握其手曰。且得箇同參。曰。如何是同參底事。勤曰。楊歧牽犂。九峰拽把。曰。正當與麼時。楊歧在前耶。九峰在前耶。勤擬議。會喝曰。將謂同參。卻不同參。自是道價重諸方。衲子過其門。莫不伏膺。甞因雪示眾曰。楊歧乍住屋壁踈。滿床盡布雪真珠。縮卻項。暗嗟籲。翻憶古人樹下居。其活計風味類如此。
仰山和尚。僧聞。尋常和尚示人多作圓相畫作字。意旨如何。山曰。此亦閑事。汝若會。不從外來。不會亦不失。吾今問汝。汝參禪學道。諸方老宿向汝身上指那箇是汝佛性。語底是耶。默底是耶。總是總不是耶。若認語底是。如盲摸著象耳。鼻。牙者。若認默底是耶。是無思無念。如摸象尾者。若取不語不默底是中道。如摸象背者。若道總是。如摸象四足者。若道總不是。拖本象落在空見。正當諸盲皆雲見象。安知止於象上名邈差別耶。若汝透得六句。不要摸象最為第一。莫道如今鑒覺是。亦莫道不是。所以祖師曰。菩提本無是。亦無非菩提。更覔菩提處。終身累劫迷。又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其弟香嚴老亦曰。的的無兼帶。獨立何依賴。路逢達道人。莫將語默對。予甞問僧。既不將語默對。何以對之。僧未及答。忽板鳴。予曰。謝子答話。
龍勝菩薩曰。若使先有生。後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生不有老死。若使有老死。而後有生者。是則為無因。不生有老死。以此偈觀眾生生死之際。如環上尋始末。無有是處。吾以是知古之得此意。於去住之間了不留礙者。特其不二於物耳。
維摩經曰。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起信論曰。若心有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徧照法界義故。乃知心外無法。徧照義成。苟有去來相見。則遺正義也。如人言風性本動。是大不然。風本不動。能動諸物。若先有動。則失自躰。不復更動。則知動者。乃所以明其未甞動也。去來相見。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