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應州南境至天池皆我耕牧之地清寧間邊將不謹為宋所侵烽堠內移事非所宜 【本傳】
辭絕婚對
耶律努妻蕭氏
陛下以妾葭莩之親使免流竄實天地之恩然夫婦之義生死以之妾自笄年從努一旦臨難頓爾乖離背綱常之道於禽獸何異幸陛下哀憐與努俱行妾即死無恨 【列女傳】
議
謀取三關議 【重熙六年】
蕭惠
兩國強弱聖慮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師老民疲陛下親率六軍臨之其勝也必矣 【本傳】
謀取三關議
蕭孝穆
我先朝與宋和好無罪伐之其曲在我況勝敗未可逆料願陛下熟察 【惠蕭傳】
碑碣
法華寺重修募緣碣
張希顏
時遷歲暮墮殘螮蝀之梁雨壞風吹打碎鴛鴦之瓦若抽鵝眼之資必值龍華之會 【固安縣誌石在縣東二十五裏】
塔記
釋迦定光二佛舍利塔記 【重熙十五年】
僧慧材
竊聞三千化寶百億雄尊複往之跡以無垠方便之門而莫限應願榮辭於天界權儀降誕於王宮孜孜而示倦龍庭默默而優遊鳳苑顰眉 【闕】 返嚴駕驂回老病死苦以因觀法報化身而是慕奢華涕厭午夜逾城苦行石堅六年修道浴泥恒河已赴菩提樹來斷障降魔既登於佛果垂慈應請乃轉於法輪始從鹿苑終至鶴林時經四十九年教演一十二分所應度者皆以隨宜方便度訖其未度者亦已與作得度因緣顧此土之緣周念地方之化益於是就力士生地之內詣堅固樹林之間足南首北背東麵西以足枕肱現四儀之究竟收心住定示八象之窮終金囗緘以絕言玉毫掩而 【闕】 彩四生乏主悲摧凡聖之心三界無依哀變乾坤之色堅勞之壽既已雲亡金剛之身故亦是壞闍維訖於寶樹舍利分以金罌爰興窣堵波以利薩達嚩育王西出 【闕二字】 八萬四千隨帝東臨並造三十六所於凝固之道體雖 【闕】 然不然而轉變之化身亦法爾窅爾是以 【闕二字】 之剎土鹹建多 【闕】 之塔婆垂青蔭而廣大施慧燈以遐延凡以興一供之因定克千生之果粵有 【闕四字】 重和十五年陶冶甄鑄鐵塔一所立十三簷亙二百尺往往夜晦屢放紅光福常住以豐肥祜上下而和睦邇後展討殿宇津置堂廊每嗟佛壟閃於南隩大眾僉議欲移中央即有惠行大德潛資義倉提點雲敷其舍淨資一千緡其諸釋侶量力施利 【利:衍文】 錢共四百千用充功費尋擇良辰亦得吉卦坼至十簷獲定光佛舍利六百餘顆至地宮內獲釋迦佛舍利一千三百餘顆再選定四月八日午時依舊如法安葬竊以慧材狼山穴 【穴:囗】 學龍苑庸夫赧扣瑣材聊編盛事伏願三乘五性承茲乃其舍羬軒七趣十生仗此乃同登犪駕更願陵遷穀變懿範不凋地久天長徽猷永固雲爾 【承德府誌五十】
按鐵舍利塔在朝陽縣南遼時建靈感寺重熙中鑄鐵塔以藏佛舍利後以定光佛舍利六百粒釋迦佛舍利一千三百餘粒改藏塔下地宮今塔已無存土人嚐於其處拙土丈餘見地宮一所高八尺廣六尺五寸八麵相等周遭嵌碑文中有一碑字大徑二寸餘雲惟大契丹國興中府重熙十五年丙戌歲十一月丁醜朔十六日壬辰起手鑄次年四月乙巳朔八日壬子午時葬釋迦佛舍利記末載辦塔主僧則覺華島海雲寺業律沙門誌全也又有二片為天慶二年講經律論師慧林所撰釋迦定光二佛的身舍利塔記文稱重和十五年鑄鐵塔一所考遼諸帝無紀元重和者書寫之訛以重熙為重和耳見熱河誌覺華島在今錦州府西南界屬遼之來州元之瑞州為今建昌縣東南境考方輿紀要稱覺華島在寧遠衛東南二十裏上有海雲龍宮二寺許亢宗奉使行程錄亦曰第十八程自來州八十裏至海雲寺去海半裏許後有溫泉池望海中有一大島樓殿窣堵上有龍宮寺鑄塔主僧誌全蓋由海雲而徙居靈感者故記末特誌其初地也慧材熱河誌作慧林恐誤
幢記
佛頂尊勝陀羅尼石幢記 【開泰二年】
奉為神讚天輔皇帝齊天彰德皇後萬歲親王公主千秋文武百僚恒居祿位風調雨順海晏河清一切有情同沾利樂長寧軍節度掌書記儒林郎試大理評事武騎尉王桂撰長寧軍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崇祿大夫檢校太傅使持節白川州諸軍事白川州刺史兼禦史大夫上柱國 【以下俱闕】 銀青崇祿大夫兼監察禦史武騎尉商稅曲務都監王元泰銀青崇祿大夫兼監察禦史武騎尉同監曲務張翼三司押衙曲務判官兼知商稅事翟可行銀青崇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兼禦史大夫上柱國崔扆儒林郎試大理評事守白川州鹹康縣令武騎尉王 【闕】 銀青崇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兼殿中侍禦史驍騎尉江濤觀察判官儒林郎試大理司直雲騎尉賜緋魚袋田能成內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崇祿大夫檢校太傅使持節白川州諸軍事白川州刺史兼禦史大夫上柱國巨鹿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耿延 【闕以上左 方列銜】 寺主僧義超都維那僧義訓 【以上左方列名 承德府誌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