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到底賣了誰?(1 / 2)

一夜春風忽來,草原上的紅花競相開放,丹城點綴在這姹紫嫣紅之中。

丹城的地勢並不能算好。位於三個國家的中立帶上。東有盆地接壤衛國,南有大江直通洛國,往西去自己的國家——大梁,卻又有一道寬闊山嶺擋道。

整段地勢乍一看上去,好似丹城在孤零零中被主城北市拋棄一般。

但大自然卻又給了丹城無數的饋贈。

城外這一大片肥美的草原上,有數不清的紅花,它們是上好香料的來源,也是丹城名字的由來。

這裏的人們世代居住,靠販賣它們為生,這座在整個大梁國赫赫有名的富商城池,城中十家有九戶是生意人。

殷若帶馬馳騁而來,見到駱驛不絕的采摘人,不由自主的為這春的豐收笑了。

這是個美貌的姑娘,出自城中大富商殷家。她著一件淺淺青色的行衣,在風的吹拂下勾勒出年青嫋娜的身姿。雪白的鵝蛋臉兒上,有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在她的馬後,另一匹馬上是殷家老掌櫃常息。殷若笑道:“您看,今年會是個大豐年,紅花的品相比往年都要好。”

常息老者也是讚不絕口,但的是:“縱然堯王要收重稅,全城也不用擔心。”

殷若顰眉,麵對豐收偏偏提到新收複丹城的堯王,豈不是讓人掃興?她不經意的眺望往東,這是往衛國的方向。油然的想到在衛國隔上幾年一回的進犯中,那時堯王他在哪裏?

再往南望去,這個方向通向洛國。殷若在心裏又問一聲,洛國屢次前來搶劫,大梁國的這位皇子殿下他可從來沒有出現過。

起來,不過是和衛國的強盜、洛國的侵略一樣,來到就收銀錢,到手就走人罷了。

丹城人的日子,還是由丹城人自己來過。

她悵然過,就決定高興些。別過臉兒麵對紅花無數,重新興致勃勃:“咱們過去問問,看看他們一的收成如何?”

幾個老大娘在半人高的紅花叢中忙活著,因上了年紀看不仔細殷若的麵容,笑問道:“來的是金三姑娘,還是銀三姑娘?”

常息笑道:“銀三姑娘,是我們殷家的姑娘。”

殷和“銀”的音差不多,打丹城崛起金、殷兩家,就有人這樣稱呼,一直延續到今。

“難怪呢,整個丹城能有這樣氣勢的姑娘,不是金家的,就隻有殷家。”老大娘笑道:“銀三姑娘你好啊,這姓也太巧,恰好二位姑娘齊名,恰好一個金一個銀,你們占全了。”

“所以兩家才是城中大富人。”

殷若對於這種話聽的太多,徑直笑道:“一能收多少銀錢?”

“足夠堯王的稅,還能有餘呢。”老大娘們笑得皺紋開花。

又是這句話,殷若總覺得今繞不開堯王和交稅,心頭起了微微的不快。

她雖近在咫尺,老大娘們的視力隻夠在紅花上麵,還是看不清殷若的神情。

她們隨意地著:“不過銀三姑娘你不用擔心交稅,”

“為什麼啊,”殷若笑道。

“銀三姑娘您和金家已定親,金家三姑娘也已是堯王的人了,能不照顧你家嗎?”

殷若不想聽這些話,聲不打擾,帶著常息老者離開十數步,重新放慢馬速。

她輕咬住嘴唇,繡滿百花的衣裳在風中拂動,看上去不弱於任何一朵盛開的紅花。

“息伯,金家三姑娘真的去迎接堯王進城了嗎?”話的時候,殷若的麵上悄悄出現憂愁。和金家三姑娘金絲並稱“丹城金銀花”的她,隱隱的覺得哪裏不安。

常息老者略帶氣憤的道:“姑娘,堯王進城那,咱們家的人都不知道。”

是啊,隻有金家的人知道大梁皇子堯王那在丹城巡視。想到這裏,殷若的眸光深邃而探究,這就是在外巡視鋪麵的她匆匆回城的原因,是她深感不安的源頭。

就連老大娘們都知道,“銀三姑娘和金家定親,你們是一家人”,金家卻一個字也沒有告訴同是大梁國丹城人的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