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杜澤除了告訴他們自己還要組建炊事班的準備外,還提到了要教他們識字的事情。隻不過李二狗光顧著吹牛,忘記跟戰友講了,而且他作為一個大文盲,本身也不大想學,所以才下意識的忘了。

但是在劉備這裏,杜澤自然要跟他好好解釋一下了。

“教會這些精銳士兵們識字,也是為了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同時為你日後能夠更好的控製自己的地盤打下基礎。”

“這是從何說起。”劉備一聽這話,不由打起精神來,而關羽張飛也是豎起耳朵。

“說起來這些都是後世的經驗。將這些士兵教會識字外,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能夠看得懂各項政令。這樣的話,在這些忠於你的士兵退伍時,將他們下放到基層,去出任鄉間、村鎮的巡檢、亭長等武職,便有了最底層的耳目,有利於掌控基層的情況,不至於被豪強劣紳欺上瞞下,把持底層的權力……”

“而且遠的不說,就近而言,士兵們文化水平上來後,便可以教導他們更多的軍事知識,等到達一定水平後,便可以直接提拔他們為一些小軍官。從而更好的指揮部隊,而未來更是可以以他們為骨架,招募新兵,以老帶新,快速擴充部隊規模而不至於軍事水平下降過多……”

隨著杜澤對識字好處的講述,以及一些後世基層治理經驗的分享,劉備也是感到頗為讚同。實際上,就現在劉備對杜澤的信任度來說,即使杜澤不解釋,劉備也會支持杜澤去做的。

但是尊重是相互的,杜澤也不會占著劉備的信任亂來,至少那些後世的經驗考慮到生產力水平的差異,並不是所有的經驗都能照搬過來的。

跟劉備詳細解釋,不僅是為了讓劉備放心,更是希望在劉備聽完後,能夠察覺到裏麵的疏略,根據現有的情況,查漏補缺,進行更加適應這個時代的改進。

而聽完杜澤對教導士兵識字的設想後,劉備也是非常讚同。但目前來說還是那個原因,赤壁之戰馬上就要爆發了,暫時沒時間去進行這項計劃,而且教導士兵識字,要耗費的資源也不是小數目。

即使是後世,上學免除了學雜費,但是每年買書買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更何況這個年代。

所以眼看著昨天晚上起了一場大霧,識字的事情也隻能暫時往後放放了,甚至在杜澤改進造紙技術之前,都不適宜大規模鋪開識字的計劃。

於是,對於正事的商討,還留在飯桌上的幾人也是點到為止。接著便接著酒興開始了閑聊。

“說起來,昨天晚上起了大霧。我沒記錯的話,是不是軍師出馬,去草船借箭了?”張飛說著說著,忍不住恨恨得說道。“說來東吳那幫都是無恥小人,想著法的要謀害我等,要不是現在還要借助他們的力量,灑家恨不得去江東殺個痛快。”

“唉,三弟暫且忍忍吧。我們馬上就要翻身了。”關羽也是同樣有些不爽快,但還是勸了勸張飛。

實際上,三兄弟也老早想起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情,就想著派人去告訴諸葛亮,讓他別冒險了,免得遭遇杜澤口中的蝴蝶效應,出現什麼意外。十萬隻箭而已,現在他們也出得起。

在杜澤弄出了簡易車床後,製作弓箭中,最麻煩的箭杆製作就變得非常簡單,將木材放到車床上轉一圈就弄好了。要不是缺乏其他原材料,別說十萬隻了,百萬隻大家也不是不能弄出來。

隻是為了在大戰前準備盡可能多的箭矢,現在整個夏口的禽類沒有哪個的屁股不是被扒光了羽毛的。雖說普通禽類的羽毛作為弓箭的翎毛並不合適,但是現在也隻能湊合著用了。

除了箭杆、翎毛外,製作需要的膠漆、箭頭更是被用光了,想找替代品都不好找。

在材料耗盡後,劉備軍這邊的箭矢儲備可以說是相當充足,而那些沒有箭頭、翎毛,隻是將一頭弄尖的殘次品那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在大霧到來之前,諸葛亮剛剛跟周瑜立下軍令狀,他就收到了劉備的來信,得知自己這邊不知為何突然多了一大批箭矢,也不知道為什麼劉備會猜到自己的打算,勸自己不要冒險行事。

但是智珠在握的諸葛亮還是回絕了劉備派來的信使,依舊和魯肅一起大半夜去撩撥曹操。

好在整個過程非常順利,並沒有發生什麼蝴蝶效應,讓擔心不已的三兄弟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