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發出的意思。“中心一句無人會”借用這個意思,顯出內心孤寂之情。“不言憔悴”二句照應“沈郎詩”,突出用織錦文字寄托相思。曲折深沉。
第六首,仍就所織錦紋抒情。用“花間更有雙蝴蝶”,反襯內心孤戚苦悶。“閑窗影裏”指陽光悄悄從窗戶照進來,於是“停梭一晌”仔細看著“雙蝴蝶”,用行動顯示心情。
第七首,“鴛鴦”也是所織錦紋。成雙成對的鴛鴦寄寓美好的愛情,是織女心中一種對幸福的追求的表現。麵對著“織就”了的“鴛鴦”心中產生一種恐懼。害怕成衣的時候,將錦上的鴛鴦裁剪分飛,表達對夫妻離散不得團圓的憂慮。
第八首,是就織成“回紋錦字”寓意,顯得深沉淒清。
第九首,仍從錦紋伸出。“雙花雙葉又雙枝”反襯人間離別,歸結到“薄情自古多離別”,發出怨思,照應《二張機》,收束全篇。“從頭到底,將心縈係,穿過一條絲”,收束全部織錦過程,把相思主題言盡,顯示出愛情的堅貞執著,語意誠摯,感染力強。
以上九首,組成一氣貫通的整體。前三首從采桑、離別寫到織錦;第四首起,從不同的錦紋翻出相思之情。感情纏綿悱惻,節奏婉轉回環。情真意執,深沉感人。既有民歌之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氣息,又文彩俊逸,格律精工。比《子夜吳歌》雅致,比《風》、《騷》明白暢達。是一組優美的詞章。(陶先淮)
滿江紅
無名氏
鬥帳高眠,寒窗靜、瀟瀟雨意。南樓近,更移三鼓,漏傳一水。點點不離楊柳外,聲聲隻在芭蕉裏。也不管、滴破故鄉心,愁人耳。無似有,遊絲細;聚複散,真珠碎。天應分付與,別離滋味。破我一床蝴蝶夢,輸他雙枕鴛鴦睡。向此際、別有好思量,人千裏。
這是一首詠雨詞,曾先後被選入《類編草堂詩餘》、《花草粹編》等詞選,並一再被弄錯主名。這說明它曆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詞把雨滴聲貫串全篇。作者敏銳地捕捉住這一聽覺形象,並且別出心裁地聯想出相似的人生感受。
上片寫雨滴聲造境。一頂小帳,形如覆鬥,詞人安臥其中。夜,靜悄悄地,本該睡一夜好覺。不料一陣蕭疏帶涼的雨意,進了窗戶,醒了詞人。住處地近城南,此刻聽得城樓上更鼓敲了三響,已是三更天了。室內夜漏滴答、滴答,有節奏地連成一支水滴之聲。窗外雨點瀟瀟陣陣,從楊柳葉尖上滴響,在芭蕉葉片上濺響,奏出一場雨滴的交響樂。樹有遠近,葉有高低,故其聲亦有遠近高下。往遠處普遍地聽,是淅淅瀝瀝,連成一片;往近處仔細地聽,則滴滴答答,點點分明。“不離”,“隻在”是強調深夜雨聲唯有植物葉上滴響之音,最為打動人心。這兩句,緊緊銜接上麵“漏傳一水”,就把雨滴聲與漏滴聲連接起來,在睡意朦朧的詞人聽來,似乎就感到四麵八方有無數的漏滴作響。失眠的人,情何以堪?無情的雨滴,一個勁兒地滴,也不管要滴穿這一雙愁人的耳,要滴破這一顆思鄉的心。滴,是全篇之眼。滴,仿佛是雨滴的有聲特寫鏡頭,凸現出了雨滴的形象,讓人感受到了雨滴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