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負未能實現,卻也是無可奈何。好在他早已選定了一個還算合格的繼承人,沒有讓他皇阿瑪晚年九龍奪嫡的舊事重演。卻沒想到,還能再坐上這龍椅。

在最初的驚愕之後,胤禛就隻剩下憤怒和慶幸兩種情緒。憤怒的是,自己是個睜眼瞎,自以為是地選了一個眼大心空的敗家子兒做繼承人,愧對江山社稷,列祖列宗;慶幸的是,好在自己還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在還沒到不可挽回的時候重掌帝位,有機會能夠力挽狂瀾。

慈寧宮鈕鈷祿氏、承乾宮金氏、延禧宮魏氏,這些後宮女人的手伸得可真長!真當交泰殿裏的那塊牌子是當假的嗎?對了,還有坤寧宮的烏喇那拉氏,她可真是教出一個好兒子。這才幾歲大的小東西,都快將個養心殿釘成個篩子了。光那小東西的人就揪出來了五個,就算這樣,都不知道是不是還有埋得更深的。這是什麼孩子啊!

麵前的禦案上,就擺著他這個排行十二的孫子從小到大的詳細資料。幾時出生,何時斷奶,吐過幾回奶,尿了幾回床,讀的什麼書,說了什麼話……隻是,怎麼看這都是份完美無缺的資料,讓人看不出任何不同尋常的地方。太完美,就是最大的缺陷。

也許,是該找個時間會會這個孫子了!

暫時放下後宮這些惱人的事兒,胤禛又將目光放回到朝政上。

不管在是康熙朝,還是在雍正朝,他胤禛都致力於將大清的國庫填滿。在他駕崩的之前,這件事好不容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能夠看到勝利的曙光。原以為,他選擇的繼承人能夠將他的思想貫徹下去,完成他勵精圖治、整頓吏治的願望。卻沒想到是個反其道而行的孽障,把自己老子攢了一輩子的國庫,沒幾年就給禍禍了大半。

再看看禦案上堆著的一摞摞長篇大論,言之無物,卻滿是阿諛之詞的請安折子,胤禛就想將這些上折子的人一個個都抄家問斬。當然,罪魁禍首就是那個孽子!不可原諒的東西!朕幾十年沒有誇過你嗎?好吧,朕好像卻是沒怎麼誇過人。

胤禛正暗怒地批閱奏折,冰冷的眼神下是滿腔蓬勃的怒火。不過還好,立刻就來了個供他發泄的對象。高無庸輕聲在他主子身邊道:“皇上,令妃娘娘求見。”

高無庸,現為養心殿總管太監,早年間跟在蘇培盛身邊學習,自潛邸起就伺候在胤禛身邊,侍奉過兩代帝王。幾十年的時光,他又怎麼能區分不出兩位主子呢!自現在的這位爺一出現,高公公就察覺出不一樣的地方。又經過仔細地觀察,那些獨特的小動作都隻表明了一個事實。

雍正爺,回來了!

☆、3第二章

“令妃?”胤禛慢悠悠地吐出兩個字,目光冷冷的盯著高無庸。屬於那個孽子的記憶淌過,一個嬌柔善美的解語花形象躍然眼前。皇帝多日不親近後宮,看來是有人坐不住了。

“讓她跪到禦花園去背宮規。”後宮的女人,是哪兒都能去的嗎?胤禛再次鄙視了一番那個孽子對後宮的掌控力,跟對女人的認知能力,然後冷冷的吩咐。

這句話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讓高無庸瞬間有捂耳朵的衝動。但是,他什麼也沒敢做,乖乖地躬身退出了殿外。作為前後兩任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貼身總管,高無庸十分明白什麼樣的主子,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應對。

對於率先撞上來令妃娘娘,高無庸公公表示強烈的同情。這位一直以來在後宮順風順水的女子,正在麵臨著觸礁的危險。如果還是乾隆皇帝在位,高無庸不會吝嗇於提醒一番。但是,現在龍椅上坐著的這位,讓他毫不猶豫地閉嘴了。嚴格執行命令,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