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 寫在前麵
第零章 寫在前麵
第零章寫在前麵
PS:因為有番外的原因,下麵緊跟的是番外章節,所以讀者朋友們不想看外翻的可直接點開全部章節找到第一章進行閱讀,番外的話不影響正文閱讀,隻是就正文不夠細致的地方單獨摘出來的有關依據,可選擇閱讀。謝謝。
1
死在昨天第一部完稿之後已經四個月了,無數人問我第二部什麼時候開書。
說實話,我本人恨不得馬上就開寫,可是一則身體在寫作第一部的時候越來越差,需要將養,另一方麵畢竟我是封閉式寫作,生活中還有好多事需要我處理,所以想調整一下再開寫第二部,結果這一調整就調整了四個月。
今天,當我坐在電腦前,開始敲下第一個字的時候,我的心情終於可以變得異常平靜了。
這第一段文字,主要是用來回答很多朋友的問題。
有人問我,是不是你寫完第一部之後,發覺好多坑沒有填上,所以才寫第二部的?
不是。《死在昨天》我從一開始創作,就是一個很龐大的故事,第一部幾乎所有的疑案都給出了答案,有些答案甚至是在之前就先點出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看得出來。畢竟很多內容專業性太強,一些讀者遇到晦澀的段落幹脆直接跳過了,所以你才會感覺到很多坑沒填上。
同時,這本書的故事發展,將會延伸出很多特殊的領域,這些領域需要用足夠的事件鋪墊,才能讓人理解。所以,之後還會有更多的精彩、懸疑的故事紛呈。
還有人問過我:主角什麼時候能夠變得更加強大?怎麼在故事裏總是被虐?
不會有那一天的。龔瑋隻是一個凡人,體質一般偏下,性格略顯懦弱,責任感不很強,感情上遊移不定、而且絕對沒有紀律性。他是這樣一個人,在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所以,我始終在寫一個“普通人”的“不凡經曆”。也隻有在大環境的波瀾中,小人物的無力感才能體現出時代的特性吧。
另外一個我聽得比較多的問題則是:你寫的故事裏有真實發生的嗎?
嗬嗬,寫這部書,我付出了很多。首先,我把自己的一些經曆融進了書裏。其次,我為了這本書去了很多地方,走訪了很多人,到了第一部中期,又有很多讀者把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曆分享給了我(在這裏一並給予感謝)。除此之外,我從小就喜歡看一些“沒用”的書,在一些古籍中搜集了很多不被別人重視的內容。當這些內容積累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我就會想:為什麼自古至今每個時代,都會有這樣的記錄呢?如果完全是空穴來風,怎麼會如此具有延續性?
而本書關於曆史上的記載內容,絕大部分都有具體出處。比如關於蚩尤、關於共工的事跡。雖然這隻是一本小說,但是,我喜歡讓這些故事“有根據”。所以,我不能保證所有事情都是真的,但是,肯定有很多事情發生過。
2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些永恒尋找的答案,比如說“我是誰”。
在第一部之中,龔瑋一開始就失去了兩年的記憶,在他找尋記憶的過程中,他也在尋找這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