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金會,合夥人,親朋好友(1 / 2)

三、基金會,合夥人,親朋好友

有誌創業的人,在起步之初,一定會為了籌足創業資本而大動腦筋,即使絞盡腦汁,卻常常換來“錢不易籌”的感慨。

找上了銀行,銀行會要求各種償還貸款的保證,包括要你個人名下所有的不動產,但試想,一切剛蠕蠕起步,怎麼可能會有過多的資產可供抵押擔保?就算是有吧,也要往遠處去考慮,如果將所有財產都押在創業之途,風險太大,萬一起步就經營不善危機重重,不但沒有過多資金去挽救重整,還可能一眨眼便關門大吉,接下來,隻有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有的東西都被法院拍賣了。

那怎麼辦呢?自有資金比率不宜過高.隻好讓出經營權采取合夥經營的方式,而且共同合作經營會比個人單獨奮鬥更容易達成企業的目標。接下來便募集合夥的創業資金,通常最常用的方法即是找尋有閑錢,且有意投資經營的親朋好友,即利用所謂的“友善基金會”來集資創業,並看合夥股東的意願,有時候亦讓他們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與管理。

要認清一點,基金會的募集用途,主要在於投資創業與經營,是有目標而且具體化的,如經營商店或工廠,若要從事無管理組織的投資事業,如股票、期貨與房地產的買賣操作,恐怕不容易募集到資金,因為得不到投資者的認同感。

利用基金會創業的優點是無庸置疑的,一來是使資金不足又無資產可供抵押貸款的創業族,可使夢想有計劃實現;二來便是這部分的資金並沒有債務的壓力,也沒有支付利息的壓力,使得創業初期的資金風險大幅降低;更能降低創業的資金成本,因對象眾多,較容易募集所需資金,相對募集成本也減少,如此使得創來資金成本比預期得低,財務結構自此奠定穩固根基。

當然,基金會亦有其缺點,意見參差不齊,易生糾紛是最常見的事,但隻要不影響管理與營運,是可以加以協調的。管理權要不要開放給股東是很重要的,有人很有創業意念,但沒有多餘的時間與體力;也有些人很想過個“老板”癮,但經營理念與自己格格不入,能力也有問題。因此管理權的參與問題,在募集資金的同時也要一並考慮,或許有限製的開放參與,比起禁止或隨便放任來得可行。一方麵讓股東達成追求利潤的共識,也能相互熟識相互了解,消除不必要的疑慮:

一方麵可以集思廣義,合力達成目標。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動手籌劃,才能了解其中道理。

(一)創業企劃書。如要說服親戚朋友拿錢加入基金會,來共同創造與分享企業的利潤,可能得下點工夫,單用嘴說是行不通的。因為在向有意投資者募集資金的同時,有些問題也必須獲得投資者的認同,如:

1.這樣投資能創造多少利潤?投資者能分享多少?

2.可能遭受的損失風險多大?具體規定的方法有哪些?

3.企業本身的適變能力和固定資產。

4.對投資者還本條件如何?還本期限大概多長?

5.產品、服務和管理方式都被市場肯定了嗎?

6.人力資源的結構?如參與創業人員的背景和經驗。

以上的問題,都是投資者所想要明了的。因為確保事業順利發展是人人所樂見的,如果沒有較為具體的保障,很難讓人信服。因此,一份完整詳細的創業企劃書是不可或缺的。

這份企劃書,不但是與合夥投資者溝通的橋梁,也可以協助規劃作業流程,做為目標達成的催化劑,更可預估未來資金的需求運用。這也是一份用來說明企業目標的各個階段、流程的文件。雖然再完善的計劃也不能保證發展得以成功,但至少也提供了一條通往成功的可行之路。這樣就可隨時審核進度,比起盲目行事強多了。

那麼,要怎麼製作令人滿意的創業企劃書呢?提供下列條件供各位參考:

1.詳列公司未來發展的目標和潛力.也就是企業的文化與精神。

2.介紹企業從事的事業與其性質。

3.產品與服務的發展結構介紹。

4.市場分析與行銷策略。

5.工廠的生產規劃。

6.研究與發展計劃。

7.公司管理階層的詳細資料介紹。

8.人事的結構。

9.投資與風險管理。

10.財務能力分析。

(二)尋找投資夥伴。有了完整的企劃書之後。便要認真嚴肅地尋找投資夥伴了。除了前麵所提,和朋友合作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資運用呢?一般而言,籌募資金找尋股東是件慎重的事情,要給人以成熟穩重的態度,這樣未免讓人覺得謀事者過於草率,因而不敢將金錢交與你投資經營,或會讓人誤會。在與人洽談時最好利用正式的座談會或餐會方式,讓股東們覺得自己受到重視與尊敬,也讓他們有機會深入了解,激發別人的榮譽心才能得到熱烈的回響。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有一個標準,無論是質量還是服務,隻有達到這個統一的或更高一層的標準,才真正在質量或服務上以“真本事”贏得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