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哥說理財,簡單又好玩。大家好。我是力哥。從今天開始,力哥說理財節目正式和大家見麵了!
從互聯網縫隙裏鑽出來的力哥
你可能會問:誰是力哥?你要幹嘛?
你會發現在傳統社會中,各種磚家叫獸登場前主持人必須要介紹一大堆虛名,像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尤其像理財這個話題,看上去好高大上高精尖的樣子,沒點叫得響的專業名號你壓不住場子,誰會耐著性子聽一個無名小卒勞力嘮叨半天?天曉得聽你的話去理財會賺錢還是賠錢。
不過托互聯網的福,自媒體的時代來了。傳統社會強調權威主義,強調中心話語權,不光看重這話說得在不在理,對我有木有啟發,更看重這話是誰說的。同樣一句話,力哥這樣的小記者說出來和那些個著名經濟學家嘴裏說出來就是不一樣。
但互聯網精神強調的是平等、開放、自由和分享,我們正在開速進入一個扁平化、去權威、去中心化的時代。
重要的不再是什麼人說了什麼話,而是不管你是誰,你說的話是不是有料,是不是接地氣,是不是幹貨,是不是我愛聽。隻要對我有用的幹貨,我就吸收,我就粉你,就愛你!
如果用互聯網思維給力哥頭上掛標簽,就12個字:
禦宅族、窮遊兒、動漫控、屌絲男。
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如果這些標簽也能往你頭上掛,沒錯,你和力哥一定是同道中人,我想和你在一起。閑話不多說了。你可能會問,你怎麼突然想到做理財脫口秀的呢?
我要理財:隻喊口號,木有行動
因為工作關係,過去好多年來,我經常會被身邊的朋友問起各種理財問題,我也會傳遞各種理財正能量,告訴他們正確理財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但是我發現收效甚微。要不就是他們聽不懂,要不就是和他們說的時候點點頭,好像是聽懂了,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但事後身邊沒有一股力量,可以不斷督促他們向理財高峰攀爬。結果生活工作一忙碌,就把理財這檔子事給忘了。
後來我發現,雖然中國已進入了個人理財需求大爆發的時代,屌絲也好,土豪也罷,都有強烈學習理財的緊迫感和積極性。因為去年還一塊錢一個的包子,今年就賣一塊五了,錢天天在縮水,口袋裏錢不夠用,老板又摳門不給加工資,怎麼辦?隻能自力更生,尋找新的開源之路,就是通過投資理財來獲得額外補貼。
話是這麼說,大家也都認這個理,可現在小夥伴們各個都亞曆山大,工作那個忙碌,生活那個浮躁。有一個很苦逼的小夥伴就問我:
力哥,我是真想理財,可我怎麼才能入門呢?
我說你靜下心,好好看一本係統介紹理財的書,看完了,你也基本入門了。可他說我真沒那麼多時間來看書,就算有點碎片時間那也是刷刷朋友圈,打打QQ遊戲,追追港劇韓劇美劇就這麼消磨掉了。再說今天是讀圖時代,視頻時代,有多少人還那麼有性子啃大部頭的專業理財書籍呢?
我想他說的也對,我就說不看書也行,就看看各種理財類報刊,或看看電視台財經類節目,還有滿大街的理財類網站,再不行關注幾個講理財的微信公眾號。每天吸收一點理財新知,你慢慢就會變成理財達人了。
這小夥伴一聽又急了:“力哥,你是拿理財當飯吃的,你不去鑽研你喝西北風去,可我哪有那麼多功夫去專研這些道道?我又沒過經濟學,你之前給我看的那幾本《理財周刊》,裏麵那麼多專業詞彙,我真是傻傻分不清楚。而且看到後來實在太枯燥、太專業、太複雜,看到後來越看越迷糊了。”
最後“我要理財”的結果,就和許多女生整天張羅著說“我要減肥”一樣:隻喊口號,木有行動。用鄧麗君奶奶的話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滾滾前海向外流!
我也納悶,為什麼學理財就那麼難呢?非得每一個站在門外的理財小白橫衝直撞,撞得頭破血流才能慢慢悟出點道道,怎麼就沒人能一點點手把手牽著他們,把他們妥妥給領進門呢?這麼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怎麼就沒人去做呢?既然沒人做,好!那我力哥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