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客少年場行(1 / 1)

結客少年場行

《樂府古題要解》:《結客少年場行》,言輕生重義,慷慨以立功名也。蕭士贇曰:《結客少年場》,取曹植詩“結客少客場,報怨洛北邙”為題,始自鮑照。

紫燕黃金瞳,[一]啾啾(即油切,酒平聲。一作“棱棱”)搖綠鬉(音宗)。[二]平明相馳逐,[三]結客洛門東。少年學劍術,淩轢(音曆)白猿公。[四]珠袍曳錦帶,[五]匕(音彼)首插吳鴻。[六]由來萬夫勇,挾此生(繆本作“英”)雄風。托交從劇(音極)孟,[七]買醉入新豐。[八]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九]羞道易水寒,從(一作“徒”)令日貫虹。燕丹事不立,虛沒秦帝宮。武陽死灰人,[一○]安可與成功。

[一]劉劭《趙郡賦》其良馬則飛兔奚斯,常驪紫燕,豐鬢確顱,龍身鵠頸,目如黃金,蘭筋參精。《山海經》:有文馬縞身朱鬣,目若黃金。

[二]《楚辭》:鳴玉鸞之啾啾。王逸注:啾啾,鳴聲。

[三]《漢書》:先平明。鮑照詩:車馬相馳逐,賓朋好容華。

[四]《漢書·灌夫傳》:輘轢宗室,侵犯骨肉。顏師古注:輘轢,謂蹈踐之也。《後漢書》:帝以朱浮陵轢同列。章懷太子注:陵礫,猶欺蔑也。《吳越春秋》:越有處女,出於南林。越王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處女北行見於王,道逢一翁,自稱曰袁公。問處女:“吾聞子善劍,願一見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隱,唯公試之。”於是袁公即杖箖菸竹,竹枝上頡橋末墮地,女即接末,袁公則飛上樹,變為白猿。

[五]《搜神記》:以一珠袍與之。

[六]《藝文類聚》:《通俗文》曰:匕首,劍屬,其頭類匕,故曰匕首,短而便用。《吳越春秋》:闔閶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能善為鉤者,賞之百金。”吳作鉤者甚眾,有人貪王之重賞也,殺其二子,以血釁金,遂成二鉤,獻於闔閭,詣宮門而求賞。王曰:“為鉤者眾,而子獨求賞,何以異於聚夫子之鉤乎?”作鉤者曰:“吾之作鉤也,貪而殺二子,釁成二鉤。”王乃舉眾鉤以視之:“何者是也?”王鉤甚多,形體相類,不知其所在。於是鉤師向鉤而呼二子之名:“吳鴻、扈稽,我在於此,王不知汝之神也。”聲絕於口,兩鉤俱飛,著父之胸。吳王大驚曰:“寡人誠負於子。”乃賞百金,遂服而不離身。

[七]《史記》:劇孟以任俠顯,行大類朱家,而好博,多年少之戲。

[八]李善《文選注》:《三輔舊事》曰:太上皇不樂關中,思慕鄉裏。高祖徙豐沛屠兒、酤酒煮餅商人,立為新豐。

[九]左延年詩:殺人都市中,邀我都巷西。

[一○]《燕丹子》:荊軻與武陽入秦,秦王陛戟而見燕使。既鼓鍾並發,武陽大恐,麵如死灰色。餘詳《擬恨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