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十三
戰國何紛紛,[一]兵戈亂浮雲。趙僑兩虎鬥,[二]晉為六鄉分。[三]奸臣欲竊位,樹黨自相群。果然田成子,[四]一旦殺(繆本作“弑”)齊君。[五]
[一]《魏書》:戰國紛紛,年過十紀。
[二]《史記》:趙以藺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頓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顛,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相如。相如曰:“強秦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三]《漢書》:田氏篡齊,六卿分晉。顏師古注:晉之衰也,六卿擅權。其後範氏、中行氏、智氏威,而韓、魏、趙兼其上田人眾聚,故總言六卿分晉也。按《史記·晉世家》曰:頃公十二年,晉之宗家祁趙、孫權向子相惡於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遼以法盡滅其族,而分其邑為十縣,各令其子為大夫。晉益弱,六卿皆大。太白所謂“晉為六卿分”者,蓋用此事,指大夫專政而言,以起下文循至竊位杖君之事。
[四]《史記》:範、中行氏反晉,晉攻之急,範、中行請粟於齊。田乞欲為亂,樹黨於諸侯。乃說景公曰:“氣範、中行數有德於齊,齊不可不救。”齊使田乞救之,而輸之粟。田乞卒,子常代立,是為田成子。田成子與監止俱為左右相,相簡公。田常心害監止,監止幸於簡公。子我者,監止之宗人也,常與田氏有隙。田常於是擊子我,子我率其徒攻田氏,不勝,出亡,田氏之徒追殺子我及監止。簡公出奔,田氏之徒追執簡公於徐州,恐簡公複立而誅己,遂殺筒公。
[五]《莊子》: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