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十
宋國梧台東,野人得燕石(一作“宋人枉千金,去國買燕石”)。[一]誇作天下珍,卻哂趙王璧。[二]趙璧無緇(音支,又音子)磷(音鄰),[三]燕石非貞真,流俗多錯誤,豈知玉與瑉?[四]
[一]《藝文類聚》:《闕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齋七日,端冕玄服以發寶。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掩口而笑曰:“此時燕石也,其與瓦甓不殊。”主人大怒曰:“商賈之言,醫匠之心。”藏之愈固。
[二]《史記》: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三]劉孝成詩:白玉遂緇磷。《野客叢書》:《論語》:磨而不磷,湼而不緇。今讀磷字多作去聲,讀緇字多作平聲。而古來文士,以磷字為平聲,如摯虞、傅鹹,以至李、杜、元、白之流皆然。緇字作去聲協,見沈約《高士讚》。今禮部押韻,緇字隻平聲一音,蓋當時末分四聾故耳。
[四]《韻會》:瑉,音與民同。《說文》:石之美者。《禮》:君子貴玉而賤瑉。瑉,石似玉而非也。
蕭七贇曰:此譏世人不識真儒,而假儒反得用世以非笑真儒焉。辭簡意明,切中古今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