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十二(1 / 1)

其二十二

秦水別隴首,幽咽(音噎)多悲聲;[一]胡馬顧朔雪,[二]躞(音燮)蹀(音疊)長嘶鳴。感物動我心,緬(音勉)然含歸情。[三]昔視秋蛾飛,[四]今見春蠶生。[五]溺溺桑結(一作“枯”,俗本作“柘”,誤)葉,萋萋柳垂榮。[六]急節謝流水,[七]稱(音雞)心搖懸旌。[八]揮涕且複去,[九]惻愴(音昌,又音創)何時平。

[一]《太平禦覽》:辛氏《三秦記》曰:隴右西關,其阪紆回,不知高幾裏,欲上者七日乃越。高處可容百餘家,上有清水,四注流下。俗歌曰:隴頭流水,嗚聾幽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朧首即隴頭也。沈約詩:西征登隴首。《通鑒地理通釋》:秦州隴城縣有大隴山,亦曰隴首山。

[二]陸機詩:胡馬如雲屯。

[三]吳均詩:蹀躞青驪馬。《廣韻》:蹀躞,行貌。緬,遠也。

[四]江淹賦:秋蛾兮載飛。

[五]沈約詩:寧憶春蠶起。

[六]《廣雅》溺溺,弱也。萋萋,茂也。枚乘《柳賦》:枝逶迤而含紫,葉萋萋而吐綠。楊齊賢曰:《毛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曹子建詩:昔我初遷,朱華未希;今我旋止,素雪雲飛。太白意亦同此。昔我在此,見秋蛾之飛;今既改歲,春蠶生矣,桑葉如結,柳條爭榮,猶未得歸。

[七]曹植《與吳質書》:日不我與,曜靈急節。呂廷濟注:急節,謂遷移速也。楊齊賢曰:謝,去也,謂時節之去,如流水之急也。

[八]《史記》:心搖搖然,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九]《家語》:無揮涕。王肅注:揮涕,不哭流涕,以手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