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1個優點和10個優點(1 / 1)

一個人要給別人留下深刻的第六感印象,最好是讓別人不斷通過與你對談而從中發掘出你的一些被隱藏的,還未表現出來的能力、品位。你要在有意無意間適當地表露出來。

現在問題來了,就算你的性格和身份都有內外的對比,你也知道了你層次感的鋪排,但你要怎樣在很短的時間內讓別人看到你這個人的層次感並留下最深最好的第六感印象呢?

我們假設一個推銷員需要推銷他的產品,對於產品的優點,可以概括出十個來。那麼這時在他拜訪客戶時,你覺得他是將這十大優點全部都告訴顧客好呢,還是僅透露一個或幾個?

相信大部分的人會說:“當然要全部告訴好了!”

很多銷售員在拜訪客戶展示產品時,就像萬裏長江的流水滔滔不絕,把產品的優點全部說出來。他們的理論很簡單,也很理性:人是貪心的,優點越多,價值就看起來越高。

這個方法在理論上是對的,但事實上卻不是這麼簡單。

寶馬曾經在德國做過一個試驗,心理學家首先派第一組研究人員將寶馬的十大優點向一百個人解說;第二組的研究人員則隻是將一個優點告訴同樣的一百個人。結果所得到的答案和理性的分析大相徑庭。

這一百個人對隻說一個優點的研究人員印象比較深刻,也比較容易記得銷售重點,甚至會比較喜歡,還產生了購買的衝動。

由此可見,理論上我們認為宣傳越多優點越好,感性上的反應卻不同,甚至恰恰相反。而第六感,毫無疑問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的。

理論上我們知道越多的資訊,應該就會越容易作出好的決定,實際上這個研究結果也和目前電視節目的製作模式有關。

以前的電視節目,所采用的鏡頭視角會比較少,現在一些低製作節目或影片,若資金不足的話,所用的攝影機數量也會很少。一些所謂的“爛節目”會很悶,是因為它隻用一個鏡頭來捕捉很長的情節。

今天的電視製作,是采用很多個鏡頭來捕捉一個情節。有人統計過現在的電視節目中,平均是每三秒到六秒就會換一個鏡頭。鏡頭中的情景若過了六秒還不換的話,觀眾們就會開始覺得悶了。

另一個相關的統計就是報刊廣告的效應。科學家們發現一個人翻閱一份報紙時,廣告商隻有六秒的時間去捕捉讀者的注意力。也就是說讀者會給你六秒鍾的時間,若你捕捉不到他的注意力,他的視線就會遊走他方。

同樣的道理,在法庭之上,如果辯護律師提出十個很強的論證點,最後法官可能連一個也沒辦法記得。所以,如果你想打動人心的話,即使你有十大優點,你也隻是重點式地說一兩個優點就足夠了,因為聽眾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始終是有限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