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製造神秘第六感(1 / 2)

神秘感是一種奇特的心理力量,是指人對於“未知的、既可能產生巨大正向影響又可能產生巨大負向影響”的力量,將會產生神秘心理,並且有區別地服從或逃避它的驅使,同時關切地、緊張地、惶惶不安地注視著它所產生的後果。

毫無疑問的是,神秘感是一種典型的第六感表現,它會對人形成持久、深刻的印象。不管這種印象是好是壞,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非常有力。

在古代日本有一類很厲害的“職業戰鬥者”,即忍者。他們就非常善於利用和製造神秘第六感,來對敵人形成威懾,傳播自己的“威名”。在關於忍者的傳說中,他們除了會用出名的隱身術,他們還懂得讓人心寒意冷的縛身術和咒術。相傳他們與人交手時,打了一段時間後,會忽然跳開,雙手握緊,口中念念有詞,然後大喝一聲,對敵人淩空揮手一指。不久,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敵人就全身癱軟死掉。

或許你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忍者有這麼厲害的一招,他們幹嗎不在一開始打鬥就用這咒術呢?其實忍者隻是用毒高手,他們用了一些無色無味的毒藥,在與敵人交手時,巧妙地讓對方吸了進去。然後,在預測了敵人所食的毒藥就要發作的時候,忍者就會跳開,對著他“念咒”,然後向敵人一指,就剛巧是藥力開始發作的時候,於是他們的“咒語”就產生了克敵製勝的作用。

忍者的這一做法,就是運用了人們對咒術的神秘信仰心理,給人製造出了神秘的第六感。每當在打鬥中他使出這一招時,當然要確保給其他人看到,使得大家都以為這忍者是恐怖的咒術師。因為人的受眾心理是喜歡聽故事,並在臆想中為故事說圓的,所以忍者的恐怖形象就被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地宣傳開來,故事每傳一次就被扭曲一點,每扭曲一點就被下一個傳播的人自圓其說地完善一些。往後,隻要你一遇到忍者,就可能先怕了。忍者能夠製造出越強的恐懼能量(即神秘感的負向影響力量)越好,當他被聘殺人時,隻要他在“被殺者”麵前出現,“被殺者”可能就會怕得無反抗之力了,那麼他的工作就容易得多了。

人們在這期間之所以願意幫忍者做宣傳,這就是神秘感的推動力量。

在別人的腦中播撒神秘的第六感並非不可能,在生活中其實就常見這種做法。例如在保險業中就會有一種“虛偽式神秘感”的播撒方式,隻是這種方式不甚高明,其效果也不甚好,這裏我們作為反麵案例了解一下:

我們都知道保險業中推銷保險的從業人員,常常會上門或打電話推銷他的產品,我們心理上對他們的這種作為是天然抵觸的(抵觸的第六感)。所以保險業的從業人員,往往認為在與人第一次見麵時,盡量不要講自己從事什麼行業,就算對方問起,也要講得模棱兩可,因為他們擔心一旦讓對方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人們就會回避他,避免被推銷保險。

所以,有些保險業務員剛見新朋友時,如果被問起從事什麼行業,他們會模糊地說:“哦,我是做顧問的。”這樣一來,他就初步建立了一個神秘的第六感——我是做顧問的,你想不想知道我是做什麼顧問的呢?但,這種模糊答法會更危險。因為,通常業務員講了這種模棱兩可的答案後,就開始逐步犯錯:他先“刻意”地隱瞞了自己的工作,然後又在談話中找機會開始問對方“你對人生保障有什麼看法”或“你有沒有個人投資”等問題。其實隻要他一開始就進入這一類話題時,對方就會開始猜測他問這些問題的動機,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閑聊,很少會無端地做這種“訪問式溝通”;最後當對方知道之前他刻意提出的話題原來是要推銷保險的話,對方的防備會更大。所以,他前麵建立起的神秘第六感,就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所以說,除非你真的不想給人知道你的職業,你才給出模棱兩可的回應。不然的話,越坦然越好。當別人問你的工作時,你刻意地用模糊作答來製造神祕第六感,會讓人覺得你可能是不想太多人知道你的事情。若對方是成熟的人,他會尊重你的私隱。但接下來你開始問一些有點刻意的“訪問式”問題,最後才再告訴對方其實你是提供保險服務的,這就是所謂的“前言不搭後語”,前後言行不一,導致對方會覺得你是很“虛偽”的。刻意地製造神秘感後,卻又很有意識地揭開,就好像一個男人跟女人講“你不要誤會,我不是想追你”,然後,卻送起禮物和花來,這前麵的神秘感,到頭來隻會讓她覺得你太虛偽,不可交!

與此相反,直截了當地建立一種“坦白式”的神秘第六感,更有可能起到正向的影響作用。比如說,當一個女人被問及她的年齡時,她會說:“你不知道年齡是女人的秘密嗎?”這就是坦白式的神秘感,很坦白地告訴對方:我不想對你坦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