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黃河青山》 作品相關 《黃仁宇全集》簡介

黃仁宇先生被中國知識界稱為影響整整一代人的曆史學家,近日,為紀念黃仁宇先生九十誕辰,由黃仁宇先生之子黃培樂先生(JeffersonHuang)授權,《黃仁宇全集》近日由九州出版社首次出版。全集由十四卷組成,涵蓋學術專著、曆史隨筆和小說,包括在內地首次麵世的《從大曆史的角度看蔣介石日記》。黃仁宇先生的胞弟黃競存先生為本書撰寫了序言,黃培樂先生為全集的每一卷都提供了珍藏的黃仁宇照片,其中的一些照片屬於首次公開。

全集十四卷,分別為第一卷《明代漕運》、第二卷《十六世紀明代中國的之財政與稅收》、第三卷《萬曆十五年》、第四卷《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第五卷《中國大曆史》、第六卷《從大曆史的角度看蔣介石日記》、第七卷《放寬曆史的視界》、第八卷《地北天南敘古今》、第九卷《關係千萬重》、第十卷《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第十一卷《大曆史不會萎縮》、第十二卷《緬北之戰》、第十三卷《汴京殘夢》、第十四卷《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黃河青山》 作品相關 黃仁宇簡介

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係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其後赴美攻讀曆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紐約州立大學New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

《黃河青山》 作品相關 黃河青山:目錄

編者說明林載爵

本書和作者

第一部自己的浴室

中國內陸

印度與緬甸

上海

第二部我所付出的代價

普林斯頓,新澤西

安亞堡,密西根

密西根:更多的回憶

沒有特定地點:隻不過是曆史學家的反省

劍橋,麻省

劍橋,英國

尋找對曆史的技術辯證

新港,康涅狄格

紐約,紐約

譯後記

《黃河青山》 作品相關 兩岸學界內外評黃仁宇(1)

周紅斌

黃仁宇(1918年-2000年)似乎注定了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他自十四、五歲起就開始向當地報紙投稿,寫作熱忱自此從未間斷,當時的《湖南日報》副刊,連續登載他寫的世界名人傳記,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畫像;18歲考上天津南開大學;抗戰開始,他投筆從戎;戰後負笈美國,以34歲的“高齡”從大學三年級讀起,先念新聞係,後轉至曆史係,1954年大學畢業,其後又在該校繼續上研究所,分別於1957年和1964年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因多年沒有新著問世,在62歲時被紐約州立大學紐普茲分校從正教授的職位上解聘。具有戲劇性效果的是,在他被解聘後的第二年,他的屢屢碰壁的《萬曆十五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印行,並由當時美國名作家厄卜代克(JohnUpdike)在NewYorker雜誌撰寫書評推薦,1982和1983年該書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AmericanBookAwards)曆史類好書兩次提名。翌年《萬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出版……從此黃仁宇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地出版,幾乎每本都受到熱烈追捧,作品普遍受到注目,從早期的英文論著,到後期的中文論著,都有不少學者撰寫書評評介,以致一時“黃書走紅”,有人開始籌辦“黃學研究會”,並申請創辦《黃學研究》學術叢刊。難怪有人感歎在二十世紀最後十餘年間,一名華裔曆史學家、美國的退休教授,竟成為史學界在中國大陸影響最大、名聲最著的一人,也真算是一個“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