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事業和家庭的平衡點(1 / 1)

事業和家庭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孰輕孰重一直成為重要的難題困擾在不少人的心頭。在現實中不難發現,常常有人願意為了事業而付出太多的努力,卻疏忽了對家庭的經營。

以事業為重的人,都是有雄心壯誌和遠大抱負的人。但是,為了事業而忽視家庭的做法卻不可取。一個人忽視家庭,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難免會遭到妻子的抱怨,甚至還可能造成家庭的分裂。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尋找事業和家庭的平衡點,對待家庭和事業要一視同仁,如果厚此薄彼,否則難免會帶來一些悲慘和痛苦。

白斌在24歲的時候和大學同學李甜結了婚,一年之後,他們有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在外人看來,丈夫工作穩定,妻子溫柔賢淑,兒子聰明可愛,這樣的家庭應該是十分美滿的。不過,有了孩子之後,白斌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許多。為了能夠給孩子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給妻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他就辭去了工作,跟著一個親戚到外地做生意。在他動身之前,就和李甜商量好,等他在那邊站穩腳跟之後,就把妻子和孩子接過去。

白斌沒有想到,創業的艱辛程度大大超過了他的想象。第一年,由於經驗不足,能力欠佳,白斌投入的錢基本上都打了水漂。妻子獨自操持一個家,本來就覺得很辛苦,再加上為丈夫的生意而憂慮,免不了有些抱怨。白斌正處在心情的低穀期,聽了妻子的嘮叨,更加心煩意亂,於是就和妻子爭吵起來。情緒失控之下,兩個人的戰爭也不斷升級。吵完架之後,白斌感到非常後悔,後悔自己在麵臨著巨大壓力的時候,隻顧著個人的感受,忘記了照顧妻子的情緒,但是他覺得口頭上的道歉並沒有任何意義,隻有將生意做大了,才能夠有資格去請求妻子的原諒。

第二年,白斌重整旗鼓。由於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他的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這時候,他想到了彌補夫妻之間的感情裂痕。他打算讓妻子辭去工作,領著孩子來到他的身邊。但是,由於工作太忙,他的這些想法一直沒有得到實施。最終,夫妻兩人還是延續著兩地分居的生活方式。白斌工作很忙,常常是幾個月才能匆匆回家一次,看一眼妻子和兒子。盡管他知道這樣做有點對不住這個家,但是這種內疚感很快就被繁忙的工作給衝散了。

第三年,白斌的生意風生水起,他也就變得更加忙碌了,回家的次數更是少了很多。在這屈指可數的幾次在家時間,他總是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很少有機會去和妻子聊天,同孩子玩耍。久而久之,他就成了這個家裏的一名匆匆過客,妻子對他變得非常冷漠,兒子也對他十分冷淡。

第四年,妻子實在忍受不了這種沒有任何生氣的生活,就決定和白斌離婚。白斌苦苦哀求,妻子卻絲毫不為所動。萬般無奈之下,他隻好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後來,他說:“我出去做生意,本想為一家三口謀幸福,現在錢是賺了不少,可是誰都不快樂,我這幾年的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呢?”

很多處於事業上升期的人認為,在事業上奮力打拚時無暇顧及家庭,一旦事業穩定下來,會用加倍的時間和愛補償孩子和家人。其實,這些想法隻不過是他們的一廂情願罷了。盡管將來的日子很長,但是孩子的童年很快就會過去。等到他們打算重新回歸家庭的時候,卻什麼都晚了。

有很多人認為,“好男兒誌在四方”,“男人有家還要搏”。他們覺得沒有事業的人生是空白的,也是失敗的。隻要有了一番自己的事業,才能夠讓家庭的日常生活得到保障,才可能建立一個溫暖的家。沒有良好的事業基礎,就沒有家庭的必要的物質基礎。沒有良好的事業心,就沒有對家庭的負責心。這樣說固然沒有什麼錯誤,但是我們也應該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一個人過重地看待事業而忽視了家庭的存在,那麼無論取得多麼輝煌的成就也是毫無意義的,不僅無法去和家人分享成功的喜悅,還會被家人看作是一個為了事業而不惜犧牲一切的冷血動物。

經常聽到有人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來形容家庭和事業的關係。其實,這不過是一種托詞罷了,隻要是有心,總能夠找到兩者的平衡點的。我們不能因為迷戀家庭的溫暖安逸而喪失事業的進取心,更不能因為追求事業的成功而忽視了對家庭的嗬護。家庭和事業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事業是家庭的基礎,家庭是事業的加油站。隻有輝煌的事業,並不算真正的成功,因為無人與你分享,隻有家庭而沒有事業也不算真正的幸福,因為缺乏個人價值!在這兩者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需要去做舍與得的選擇,而是去重新擺正一下兩者的位置,爭取讓它們在人生的天平上,有著同等的份量。隻有對事業和家庭一視同仁,才不會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也不會產生太多的悔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