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他人,輕鬆獲得好人緣(1 / 2)

人的天性之中包含著喜歡聽好話的因素。能夠聽到別人的讚揚,就會心情愉快,感覺受到了重視和肯定。從而自然而然地和對方縮短心理距離,在和諧親切的氣氛之中建立起融洽和親切的朋友關係。

讚美別人絕對不是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也和自取其辱降低尊嚴之類的字眼不沾邊,而是一種成熟的交際手段。讚美別人不僅體現著一個人善解人意的良好道德品質,更是在交際場合中處於不敗之地的得力武器。盡管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在喜歡“聽好話”這個問題上都有著同樣的態度。比如有些人因為在社會中擁有著較高的地位而顯得十分傲慢,那麼在和他交往的時候,能夠對其知識、才能和業績進行得體的讚美,那麼就會很自然地拉近彼此雙方的心理距離。在你讚美對方的時候表達出足夠的誠意,那麼對方也會很自然地放下架子來和你進行親切的交談。

清朝末年的大商人盛宣懷,準備學習西方在中國設立電報局。他的想法得到了李鴻章的肯定和幫助,但是,朝中以醇親王為首的保守派對這件事卻是持反對態度的。醇親王是光緒皇帝的父親,在朝廷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為了說服他同意自己的建議,盛宣懷就買通了醇親王府的門客“張師爺”,了解到了親王兩個方麵的情況:一、醇親王雖然和恭親王是親兄弟,但是在對待西方的問題上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恭親王強調“師夷長技以製夷”,而醇親王則覺得西方的東西不過奇技淫巧而已。二、醇親王雖然好武,但又對讀書十分感興趣,以儒王自居。

盛宣懷了解這些情況之後,就花重金從別人手裏買來了醇親王的詩稿,下工夫背了下來。畢竟“詩以言誌”,醇親王的詩中難免會有其真情實感的流露,盛宣懷通過這些詩歌了解到了親王的所思所想。等他準備妥當之後,就胸有成竹地來拜見醇親王。

醇親王見到他之後,臉上的神色是淡淡的,用一種異樣的腔調問他:“你說的那個電報究竟是什麼東西?它對大清的江山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盛宣懷恭敬地回答說:“回王爺的話,電報本身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

醇親王聽到他竟然能夠引用嶽飛的話,臉色就緩和了下來,問道:“你也讀過兵書嗎?”盛宣懷謹慎地回答說:“在王爺麵前,小人是不敢妄稱讀過兵書的,隻不過眼下是多事之秋,西夷內犯,文宗皇帝倉猝北狩,積勞成疾,最後卻含恨而終。當時如果不是王爺您神武力擒八大臣,恐怕大局就不堪設想了。”被灌了米湯的醇親王心中不禁高興起來,便認真地聽盛宣懷繼續往下講。“國家多災多難之際,有血性的忠臣孝子們都想洗雪國恥,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宣懷才不自量力,看了一兩部兵書而已,隻不過,受時運所限,不能上場殺敵,隻好投身於商海之中。”盛宣懷每句話都說到了醇親王的心裏,把這位第一王爺捧得有點飄飄然了。盛宣懷趁熱打鐵接著把電報的作用說得神乎其神,最後終於說服了醇親王,同意了讓他督辦電報事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