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處世,謙遜是種美德(1 / 1)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當中,有不少人雖然思路敏捷,才能卓越,但是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卻自高自大,看不起同事和朋友,把別人虛心的求教當成拍馬屁,將他人友好的勸說當成挑刺,讓人感到狂妄,從而在心裏對他產生了深深的厭惡,不願意和他進行過多的交往,在一些人際活動之中也有意識地去排擠和孤立他。這種人可能是想通過表現自己的才能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塑造卓爾不群的個人形象,但是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實際上,一個人的優越感越強,別人對他的反感也就越強,如果不加以改正的話,這個人最終會把自己推到孤立無援的地步。

我們經常講“虛心使人進步”,一個懂得虛心的人,絕不會頭腦發昏,自高自大,覺得自己是非凡的天才,而是能夠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善和補充,從而讓個人的知識技能在學習中不斷取得進步和發展。一個謙虛的人在處事中更不會讓別人皺眉頭,起反感,因為他們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在工作和生活上總是能夠謙虛誠懇地向別人請教,在為人處世上更是能夠時刻保持低調,能夠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愉快地相處,從而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好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謙虛低調的生活方式是一個人的“立人之本,處世之道”。

康先生是人事科裏一名相當有人緣的員工。按常理來說,人事科負責工作人員的調配工作,是一個很容易得罪人的差事,但是康先生卻是一個例外。當然,他的好人緣絕非從天而降,而是他日漸形成的謙虛低調的處世方式所得。

在他剛剛來到人事科的時候,連一個能夠說得上話的人也沒有。因為在他得意的時候,總覺得“老子天下自第一”,經常在同事之間吹噓自己的工作成績:每天下班之後都有人請客吃飯,周末在家的時候門口就站滿了送禮求情的人等等“得意事”。同事們聽到之後,都感覺他的尾巴都要翹到了天上,覺得這種人太自以為是,就紛紛躲得他遠遠的。後來還是由當了多年領導的叔叔一語點破,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幼稚和荒唐。

從此之後,他就再也不吹噓自己的成就了,而是認真地傾聽同事們的意見。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總是虛心地向同事們請教。在和同事聊天的時候,他一改往日炫耀的作風,而是靜靜地坐在一邊聽別人說,並時不時地發出一些崇敬的感慨來。當別人問他的工作成績時,他總是謙虛地說自己“才疏學淺,經驗不足,工作成績談不上,隻能向你們這些前輩多學習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逐漸改變了對康先生的印象,很自然地把他當成可以信賴的朋友。

誌得意滿、自高自大,其實是愚昧無知、荒唐幼稚的表現,過分地自我感覺良好並不是什麼“恃才傲物”、“鶴立雞群”,而是不懂得人情世故的標誌。一個自高自大自以為是的人,隻能欺騙自己,讓自己擁有一個低智商的幸福感,卻白白壞掉了自己的名聲,失去了在社會交往工作生活中可以結交朋友的機會,同時也斷送了自己的前途和後路。

當我們給自己設計一個高的奮鬥目標時,所應做的不是自吹自擂,向世人宣告自己的淩雲壯誌,而是要先做後說。在前進的過程中,保持低姿態,把別人看重些,把自己看輕些,這樣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能夠讓別人心甘情願地幫助你,從而幫助你更好地去實現人生目標和生活理想。

一個自認為才高八鬥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學富五車;一個自認為十全十美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隻有懂得低頭、謙遜低調的人,才能夠不斷地吸取別人的知識和經驗,來完善自己,實現個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事業生活的成功。

有人曾經向蘇格拉底請教過這樣的一個問題:“你作為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能告訴我們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嗎?”蘇格拉底告訴他說“三尺”。那個人聽了之後,大惑不解,又問道:“我們每一個人的高度都達到了五尺,假如天地之間的高度隻有三尺的話,那豈不是就要把天給戳破了嗎?”蘇格拉底笑了,說:“因此,凡是身高超過三尺的人,要想長期生活在天地之間的話,就應該懂得低頭。”

有一位企業家曾經說過:“我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向多少人彎腰鞠躬後才有的。”一個人在為人處世上越是謙虛恭敬,就越能拉近和別人的心理距離,從而更易於雙方的交流和溝通,也能更容易讓對方從心理上接受你,心甘情願地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有句民間諺語說得好:“低頭的稻穗,昂頭的稗子。”越是有著真才實學的人越懂得低頭,隻有那些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才會招搖過市,高昂著那顆空空如也的腦袋。因此,我們在生活中應該保持一個較低的姿態,低調謙遜地為人處世。低調的處世態度,謙遜的為人觀念,並不是懦弱和猥瑣的表現,而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是最聰明的處世之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