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相助,事半功倍(1 / 1)

曾經有一份調查顯示:凡是做到了公司的中高層職位的人,有90%的都受過上司的重點培養,至於做到總經理職位上的,則有85%的人受到了貴人提攜,至於那些自己獨立創業的人,受到栽培和提拔的比例竟然占到了100%。絕大多數有著一定成就的人和“貴人”的提拔是分不開的,“貴人”的關心和嗬護在成功人士的前進道路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20幾歲的年輕人追求進步和成功,主要靠的是個人的實力,但是如果失去了“貴人相助“這一環節,即使是多麼的優秀,恐怕也很難有出頭之日。有貴人相助,成功就會變得簡單得多。因此,年輕人就要注意多結交朋友,為自己的成功打下基礎。

漢高祖劉邦有十幾個兒子。這些兒子生母不一。這些孩子的母親為了能夠將來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就在繼承權的問題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十幾個女人都渴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奪取太子之位,成為大漢朝將來的皇帝。在這十幾個兒子當中,劉邦因為寵愛戚夫人的緣故,有意立趙王如意做太子。這讓皇後呂雉感到十分恐慌,生怕將來戚夫人得勢,自己的性命不保。為了能夠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她就找到張良,讓他幫著想想辦法。張良思考良久,獻上一計:“皇上一直想讓‘嵩山四皓’出山為朝廷效力,但是他們始終不肯。如果太子能夠把他們幾個接來,作為門上客,皇帝看到了就一定會為太子的賢德所折服。”

呂後終於請來了嵩山四皓,並且讓他們陪同劉盈一起上朝。劉邦看到劉盈竟然能夠請來這幾個不肯為自己出山的賢人,心中認為,劉盈為人恭敬仁孝,能夠讓天下人慕名而來,這種能力與賢德遠在自己之上,最終不得不確定立劉盈為太子。

劉盈在張良的幫助下,借助嵩山四皓的盛名,終於得到了太子的位子,最後登上了大漢皇帝的寶座。如果沒有這些人幫助的話,恐怕他就要向他的弟弟如意三叩九拜俯首稱臣了。

我們要想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暢行,除了要具備成大事的必備素質之外,還要通過觀察思考來尋找自己的“貴人”。爭取到貴人的支持,就能放大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能擴大自己的能力,提高追求成功的信心。

在我們尋找貴人的時候,在認識上往往會進入一個誤區。很多年輕人對貴人的理解都放在那些家世顯赫、高高在上的人上。其實貴人並不一定是“富貴之人”,那些高高在上者盡管掌握了一定的社會資源和話語權,但說不定多是一些徒有虛名酒囊飯袋之徒,對你的人生和事業起不到任何的幫助。真正的貴人,是指那些有內涵、為世人稱道的卓越人士。我們可以把他們大體上分為兩種類型:一為立身於社會主導地位的人們,其次則是指那些有著特殊才華的人們,對社會有著傑出的貢獻,才能突出,或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才華洋溢的藝術家,等等。

貝爾在28歲的時候前去拜訪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向他提出了自己對“多路電報”的設想,但是亨利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因此不感興趣。貝爾又告訴了亨利一個在實驗中遇到的現象:把包著絕緣材料的銅線纏成螺旋狀,有間隔地通電,就能聽到線圈上的嚓嚓聲。亨利聽了之後,對貝爾的設想終於產生了興趣,他感覺到這個年輕人的想法具有很大價值。於是,他就要求貝爾再做一次這樣的實驗。說幹就幹,亨利起身離開了家,吩咐馬車趕快到貝爾的家去。貝爾看到外麵寒風刺骨,生怕這位老人的身體吃不消,就勸他留在家裏,自己回去把儀器帶回來。亨利答應了。

在試驗中,兩個人聽到了電流通過銅線圈的時候所發出的聲音。貝爾告訴亨利說,他想利用這一個原理讓電線傳遞人的聲音,但是自己又缺乏相關的電學知識,不知道能不能把這個設想公布出來,讓電學家們來做深入的研究。亨利聽了之後,就鼓勵他說:“如果你覺得自己在電學知識上麵存在不足,那麼就該去掌握它。你有發明新事物的天分,一定要堅持下去。”

後來,貝爾在給父母的一封信中這樣說道:“我簡直無法向你們描述這兩句話是怎樣地鼓舞了我……”因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很多人都覺得通過電線傳遞聲音無異於天方夜譚,癡人說夢,是不值得去考慮的荒誕做法。幾年之後,貝爾又由衷地說:“如果當初不是遇上約瑟夫·亨利,我也許就沒有勇氣去進行下一步的實驗,更不可能發明電話。”

優秀的人物總是站在時代的前沿,有著獨特的眼光,有時候,他們的一句話就能夠為你的前進提供動力和支持,甚至能夠幫你找到走向成功的捷徑。

我們常講“先有伯樂而後有千裏馬”,每一個年輕人都是一匹可以縱橫馳騁的千裏馬,但是如果失去了“伯樂”的賞識,那麼恐怕就要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了。因此,尋找事業中的貴人,對於每一個年輕人來說,是一門必修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