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自己生活的周圍築起界限(1 / 1)

有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做事的時候,總覺得前麵的困難是無法想象的。還沒有采取行動,就有了膽怯的心理,從而故步自封、畫地為牢,認為憑自己的能力永遠也不可能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當他們對困難進行無限誇大的時候,從而忽略了身上潛在的能量和客觀的外界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就把“不可能”當成了習慣性的思維,從而把自己定位在無能和失敗者的位置上。

那些畏首畏尾,懼怕困難的年輕人所缺乏的不是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積累,而是做事的勇氣。他們在自己的生活周圍築起了一道道的圍牆,一個人龜縮在圍牆之內,不敢越雷池半步,最終導致了人生的一事無成。當一個人把自己圈進一個極限之中的時候,那麼他擁有的豐富的知識、睿智的頭腦、強壯的體格都沒有了任何的意義。

行為科學上認為,人的行為95%以上都是按照思維行事的。如果一個人的思維上出現了問題,那麼他的行為有95%以上會出問題。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才智平庸的人,那麼你的人生就會變得平平淡淡,如果你認為自己有著非凡的能力,結果就常常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林肯在給朋友的一封信裏談到了他幼年時期的一段經曆:“我的父親在西雅圖市有一個農場,農場中布滿了大量的石頭。有一天,母親勸說父親把這些農場裏的石頭全部搬走。父親卻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那些石頭如果可以搬走的話,這個農場的原主人也不會用那麼低廉的價格就賣給我們。有一天,父親去城裏辦事,母親便對我們幾個子女說,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吧。於是,我們就開始去挖那一塊塊的石頭。過了沒有多長時間,我們就把這些石頭全部運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說的那樣,埋得很深,連在一起,而是一塊塊孤零零地存在的。隻要稍微向下挖一下,就能夠晃動它們了。”

林肯在信中最後說道,有些事情人們之所以不去做,隻是他們認為不敢去做。他們之所以不敢去做,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做了限製。

很多人之所以不敢追求成功,並不是因為成功的遙不可及,而是他們把成功定位在過於遙遠的位置上。他們在心裏不是在一遍遍地鼓勵自己戰勝困難迎接挑戰,而是一遍遍地告訴自己,成功太遙遠了,自己永遠不可能得到。在這個時候,即使對他們降低成功的標準,為他們創造好一切有利的條件,但是早已經被嚇怕了的人們也是沒有膽量去進取的。這樣的人往往害怕追求成功,從而甘願忍受失敗者的生活。

其實,一切的困難和限製隻不過是人的心障罷了。隻要打開心中的圍牆,就一定能夠超越自己,走向成功。卡耐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想贏,我一定能贏,結果我又贏了。”在任何時候,想要獲得成功,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讓自己的心先過去。

布勃卡是著名的奧運會撐杆跳世界冠軍。他曾經先後27次創造了撐杆跳的世界紀錄。

記者們經常會問到他這樣的問題:“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布勃卡這樣回答:“很簡單,就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會將自己的心‘摔’過去。”

布勃卡曾經有過不斷嚐試努力衝擊新高度的經曆,但是卻經常以失敗而告終。他對此感到非常的苦惱和沮喪,認為自己的潛力意境發揮到了極致,已經沒有辦法再取得新的突破。

他找到教練說:“我實在是跳不過去!”

教練聽了之後,並沒有訓斥他,而是平靜地問:“你心裏是怎麼想的?”

布勃卡紅著臉回答道:“我隻要一踏上起跳線,看清那根高懸的標杆時,心裏就發慌,腿也跟著發抖。”

教練聽他說完,突然大聲地說道:“布勃卡!你現在要做的就是閉上眼睛,先把自己的心從標杆上‘摔’過去!”

教練的厲聲訓斥,讓布勃卡如夢初醒,又樹立起了信心。

他按照教練的吩咐,又重新撐杆跳了一次。這一次,他竟然輕鬆地躍身而過了。於是,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又被打破,他又一次超越了自我。

教練看到之後,欣慰地笑了,拍了拍布勃卡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記住吧,先將你的心從杆上‘摔’過去,你的身體就一定會跟著一躍而過。”

許多人之所以走不出各式各樣的陰影,並不是因為他們在先天條件上和別人相差許多,而是因為他們給自己設定了太多的限製和框框,在思想上進入了一個誤區。

有些人無法達到應有的人生高度,是因為他們的“心裏高度”太低。一個人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並不是上帝說了算的,而取決於如何認識自我。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正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做事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不能給自己設下太多條條框框的限製,要不斷地激勵自己,相信自己,不斷地去攀登人生的高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