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經驗,就是成功的資本(1 / 1)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失敗和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許多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卻對失敗十分忌諱,遇到挫折的時候就顯得非常暴躁不安,不懂得用一個正確的心態去看待這一問題。反而覺得失敗是對自己整個人生追求的否定,從而鬱鬱寡歡,消極悲觀。在和別人交流經驗看法的時候,心存愧疚,總是有意識地去隱藏和掩飾那些“不光彩”的經曆。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對失敗的理解總是片麵的,他們把失敗看得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其實,失敗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往往不在錯誤本身,而是在於遭遇失敗者的態度。失敗者如果把它看成永恒,那麼將會永無翻身之日。失敗者如果能從這些打擊之中學到教訓,吸取經驗,那麼就會建立更強的自信心,去直麵錯誤,改正不足,最終獲得成功。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遇到失敗的時候,千萬不要讓自己鑽進牛角尖,粗暴地撕碎個人的追求和夢想,而是應該靜下心來仔細地觀察和研究,得出經驗教訓,積累成功的資本,把失敗當作攀登成功之巔的階梯。

有一家大型公司招聘職業經理人,有一位中年男子前來應聘。這位中年男子說:“雖然我隻有大專文憑、中級職稱。但是我有著15年的工作經驗,曾經在9家公司做過事……”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主考官就搖頭了,他認為,先後8次跳槽,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這樣的人是毫無職業道德可言的。

那位中年男子解釋說:“主考官先生,其實我從來沒有跳過槽,而是因為我工作的那9家公司都倒閉了。”他的話剛說完,一個應聘者插嘴道:“你可真算得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失敗者了。”中年男子聽了,笑著說:“我覺得這並不是我的失敗,而是那些公司的失敗。這些失敗其實就是我自己的財富。我對那9家公司十分了解,在那裏上班的時候,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地對他們進行了挽救,最終雖然失敗了,但是我知道錯誤和失敗的每一個細節。同時,我也從這些細節當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其他人所不曾學到的。很多人經常炫耀自己成功的經驗,而我卻有著避免失敗和避免錯誤的經驗。”

主考官目不轉睛地看著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他說:“我深深地知道,成功的經驗大致上都是相同的,很容易模仿。但是失敗的原因卻各不相同。用15年的時間去學習成功的經驗,遠不如用同樣的時間去學習失敗的經驗重要。事實上,從失敗中所學到的東西會更多、更深刻。別人成功的經驗可能無法成為我們的財富,但是別人失敗的經驗卻是我們成功的資本。”中年男子說完坐了下來。主考官看著中看男子,說:“你被錄用了,因為你體會到了什麼是成功的資本。”

失敗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在生活中,經常有人從成功者那裏學習成功的方法和秘訣,但是卻起不了多少實際性的作用。畢竟,成功的經驗,最終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並沒有多大的存在價值。而失敗的經驗卻不同,一個人從失敗中學習到的經驗會更深刻更全麵,在以後的奮鬥過程中也能少走一些彎路,少碰一些釘子。

50年前,有一個叫卡那利的美國人開了一家比薩餅屋。短短一年的時間裏,他的比薩餅就成為了附近的名吃,每天都是顧客爆滿。於是,卡那利又開了兩家分店,一段時間之後,那兩家分店也是顧客盈門,效益良好。

卡納利的胃口一下子就大了起來。他就在俄克拉荷馬又開了兩家分店。然而,兩個月之後,這兩家分店卻嚴重虧損了。卡那利感到很納悶:同樣是比薩餅,同樣是開在大學校園的旁邊,為什麼俄克拉荷馬會失敗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他終於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兩個城市的學生在飲食和趣味上存在著巨大差異,在裝潢和配方上麵他犯了錯誤。他迅速改正,生意很快興隆起來。

當他的比薩餅店開到紐約的時候也吃了不少苦頭。盡管他在開分店之前做了詳細的市場調查,但是卻無法在這個城市裏打開市場。後來他才明白,原來紐約人對比薩餅的硬度感到不滿意。於是,他就立即研製新配方,改變了比薩餅的硬度。最後,比薩餅終於成為了紐約人早餐桌上的必備品。

卡那利用19年的時間在美國開了2100多家分店,她的身家也達到了3億美元。

後來,卡那利回憶說:“我每到一個城市開一家新店,開頭總是失敗的。但是在失敗之後我沒有選擇退縮,而是積極的思考失敗的原因,努力地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直到最後取得成功。”卡那利又說:“因為你不能確定什麼時候成功,那麼你就必須學會失敗。”

失敗對我們造成的損失是暫時的,如果不能從失敗中吸取到教訓就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能從失敗中獲得教訓的智者。

英國的索冉曾經說過:“失敗不該成為頹喪、失誌的原因,應該成為新鮮的刺激。”因此,二十幾歲的年輕朋友,不要在失敗麵前後悔和抱怨,也不要去發什麼“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感慨,我們應該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之中往往孕育著成功。如果沒有失敗,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過是海市蜃樓而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